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0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辜鸿铭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富个性的保守主义者,他以西方化的视角审视和接受中国文化,又以儒生式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向西方宣扬儒家伦理道德,被西方社会奉为中国文化代言人。文章以辜鸿铭独特的思想构成为关注点,以此为基础解析辜氏保守主义思想的独特性,明确其西方化的思想本质和评定其人文关怀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62.
辜鸿铭曾经享誉西方世界,引起过西方知识界的关注,但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并未受到辜鸿铭的影响,斯宾格勒和辜鸿铭对“文化”、“文明”及东西文化关系问题的认识毫无交集,由此决定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批判视角之间没有关联,不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63.
破解"历史的怪圈"--康有为、严复、辜鸿铭合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鼓吹学习西方的积极分子如康有为、严复,完全由西方文化培育出来的饱学之士如辜鸿铭,晚年都在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下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并非“倒退”或“堕落”。表现在康有为、严复和辜鸿铭思想中的所谓“历史的怪圈”,其实一点也不“怪”。他们思想的演进轨迹完全符合个人知识文化素养的本质规定性,完全符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统强大生命力的释放规律,完全符合思想大家的个性化特征。学术界所谓规律性“怪圈”论,其实是因为自身的认识陷入了不自觉的误区。  相似文献   
64.
面对20世纪初中华民族面对的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以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以复兴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为使命,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刻且详尽的分析。辜鸿铭的"道德力"高扬了中国人的精神,杜亚泉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即动静之别,梁漱溟以"意欲"为基点,把文化分成西洋、中国、印度3种模式。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他们各自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文化的发展程度上,辜鸿铭与梁漱溟认为东方文化是成熟的文化,而西方文化尚未成熟;在文化的性质上,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重义,西方文化重利;在儒学的宗教性上,辜鸿铭与梁漱溟认为,儒学似宗教非宗教;在文化的未来走向上,辜鸿铭主张中西融合,杜亚泉主张中西调和,梁漱溟主张中国文化复兴论。他们对中西文化的独特见解,对当下如何看待中西文化仍可引为借鉴。  相似文献   
65.
吴桐 《领导之友》2014,(5):54-55
正"有比英格兰更加古老文明的一个地方,有比美利坚更生气勃勃的一个国家,有勇敢无畏的四万万五千万人啊,他们都热爱并追随着伟大的慈禧皇太后……"这是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中的一个镜头:1900年夏,"庚子事变"导致了八国联军入侵。辜鸿铭作为两湖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这三大总督的特使,受张之洞派遣,与各国领事谈判"东南互保"事宜。在与英国领事谈  相似文献   
66.
在跨国文化交流与传播中,一定时期的文化主潮流向是由强势文化地区流向弱势文化地区。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四十年时间,中西文化交流的主潮是从西方流向中国。但是,文化交流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单向流动,在西学东渐大潮下,中国文化向西方的逆向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67.
1898年和1908年,十年之间先后有两位曾经留学英伦且在近代中国思想言论史留下影响的归国留学生,怀着强烈意愿上书最高当局,就近代中国所面临之时局以及如何图强富国以避免亡国灭种之困境而积极进言。这就是严复1898年初的“拟上皇帝书”和辜鸿铭1908年的《上德宗景皇帝条陈时事  相似文献   
68.
夏雨 《东西南北》2008,(10):35-35
有心者才会意会。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有次开学的第一天,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后一句话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  相似文献   
69.
辜鸿铭、鲁迅、胡适是20世纪中国思想界和文学界的三位标志性人物,三人的文化价值观也各不相同,在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上表现尤为明显.辜鸿铭盲目排外;胡适崇洋媚外;鲁迅则主张吸收外国好的东西,排斥外国坏的东西.鲁迅的思想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在对待新文化运动的态度上及如何看待中国国民性问题,三人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0.
《论语》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翻译也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论语》的内容涵盖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多个领域。两千多年《论语》中传达的儒家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论语》一度被西方的学者称为中国的圣经。本文选取辜鸿铭和安乐哲及亨利·罗思文的合译本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论语》英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尝试从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角度对论语的翻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