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8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788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310篇
人才学   123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1721篇
理论方法论   276篇
综合类   3133篇
社会学   345篇
统计学   31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快速转型的中国社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两重性和复杂性,即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饱含痛苦相伴.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如此巨大,代价是如此沉重,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是如此复杂,对比是如此鲜明,应对并不容易.中国社会不仅进步和代价反差鲜明,而且社会代价、社会问题,又有自己非常明显的特点.这就是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一下子出现在面前,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社会管理和治理的难度.无论是对中国社会巨大的进步,还是对它的沉重代价,国际社会都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对许多外国人和不少西方理论来说,中国社会成了一个无法准确判断的"测不准"的社会.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偏见,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一直低估中国社会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中国社会这种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突出地表现在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上:第一,它有坚定不移的共同目标;第二,它有无可比拟的社会动员能力;第三,它有无可替代的社会领导核心力量.这三者是中国社会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92.
先锋后文学时期,曾经“冷酷无比”的余华也开始充满了动人的温情,与此同时,他的创作也转入对现世人生的密切关注,作品中不时流露出小人物的脉脉温情。有人说,先锋时期的余华是血里流着“冰渣子”,他的零度叙事让他完全置身事外,缺乏对这个世界应有的起码关怀。实则不然。应该说余华的小说创作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悲悯情怀,不管它是潜藏在冷静背后还是彰显出来,我们都不应该忽视。  相似文献   
93.
单士俊 《职业》2008,(5):59
教师通过对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使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科学成果得以相互吸收,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社会越向前发展,科学技术越进步,知识积累越多,无论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世代传递,还是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都需要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现代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实习指导教师作为教师的一员,除具备一般教师所具备的以上各种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其所指导实习专业的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  相似文献   
94.
在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中,企业家要素是有独特的作用。管理者收购(MBO)通过外部融资帮助管理者收购其服务的企业,实现从单纯的企业管理者到股东的转变。因此,管理者承购是企业家职能的一种理性回归,是企业家对未来的一种弹性预期,是对企业治理结构的一种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5.
农业是美国所有产业中竞争最激烈的产业之一 ,农业的激烈竞争主要是由进入“门槛”低所致。在 1981到 1990年期间 ,美国联邦政府花在农业上的补贴超过 2 50 0亿美元。价格补贴是美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基础 ,成本补贴又使因价格补贴导致的市场过剩更加严重。对农民采取直接收入补贴政策的好处在于 :该政策能在不引起市场价格和农业产出扭曲的情况下 ,保证农民收入能达到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96.
孙玉萍在《甘肃社会科学》2 0 0 2年“论文辑刊”撰文指出 ,当代中国进入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全面转型期 ,开始了三大历史转折 ,因而中国当代的文化 ,也内蕴了三种文明 ,即农耕文化、大众文化和赛伯空间文化 ,呈现出多元开放、大众娱乐和年轻化特点。一、大众文化追求商业价值而不是历史价值 ,缺乏对生活底蕴的理性思考 ,它强调大众参与的平民性。大众文化的异军突起是中国由以往政治文化向娱乐文化的转型 ,也是从传统的审美文化创作向文化产业的转型。当代文化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处于当代主流文化位置的大众文化身上。 1 .大众文化对精英文…  相似文献   
97.
投融资体制改革及其政策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驱动要素,对处于经济加速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98.
近20年来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在西方范式影响下,跟风所谓国际学术前沿,造成在学术体制内自娱自乐而在现实中毫无成果的现状,从而走入"向外看"和"向后看"的误区.中国经济伦理研究要凸现中国意识,注重中国经济伦理研究中效率和公平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问题,实现中国经济伦理研究"向内看"和"向前看"的转向,应从逻辑定位、价值取向、实践本体思维视角寻求解决中国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论方法和学术路径.  相似文献   
99.
马克思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入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始终是把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作为自己的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这就是马克思学说与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的本来面目。探讨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使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可以确立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的重大发展。这种双重价值追求与取向,正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00.
新世纪武侠电影注重影像造型,更多挖掘电影的视听元素,充分调动色彩和道具的作用,选取极度唯美的场景,运用数字化特技设计的武打场面,表现了视觉中心的关学取向。客观上说,这对于吸引观众对武侠片的热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以视觉快感为导向的创作倾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有些电影的晦涩难解,影响武侠电影中侠文化的弘扬,从而导致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匮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