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6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300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127篇
人才学   5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583篇
理论方法论   227篇
综合类   2993篇
社会学   277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31.
“道治文化”是指与礼治、法治文化相并列的道家政治文化,是对道家“道法自然”的政治价值观及其清静自治的政治行为方式的新概括;“道治文化”的宗旨是自然主义,其内在的机制是无为和自治,有“依道治国”和“以道治国”两种类型,二者是体与用、“道”与“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本文将氨基酸据亲-疏水性按10度简,5度简并进行分类,然后映射于蛋白质规则二级结构中进行计算,用以寻找规则二级结构中亲-疏水氨基酸的使用规律性。  相似文献   
33.
本文就学生在一次有机化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谈谈醛酮与金属钠的反应。  相似文献   
34.
对氨基吡啶树脂作为螯合树脂和超亲核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5.
文章从老子独特的认知方式角度 ,对老子的核心概念“道”、“德”作了新的解释。老子认为“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体 ,这种存在物与人们能感知到的天地间的万物的存在方式及属性恰好相反 ;“德”是“道”的存在方式及属性在天地万物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从《庄子》理想人格的超越性、真实性与自然性、自由性和审美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其特点 ,并指出达到《庄子》理想人格的途径是“忘”、“守”。在此基础上 ,对《庄子》理想人格做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37.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专家研究也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科学发展和理论研究水平愈高,这个国家和地区对社会历史规  相似文献   
38.
陈亮的“义利双行”是基于他对“王霸”的认识展开的。他辨析王霸之道的用意在于完善其事功理论,并在“至公”的前提下混同王霸,进而提出“立心之本在于功利”的主张,肯定了利欲的合理性。陈亮与朱熹之间,由王霸之辨到义利之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三代、汉唐而展开的,但究其本意,又绝非为古而古,而是想通过历史的得失,探讨立身处世的道理。朱熹崇义绌利,义利不两立。陈亮则以王霸并用为出发点,主张有利方有义,无利则无所谓义,因而义利双行,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9.
钱谦益奉佛之前后因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指斥钱谦益以明朝旧臣投靠清廷,借奉佛以“隐愧丧节”,论定牧斋昌言佞佛,非真奉佛,不过借佛门中人事以“浇块垒”、“自明衷曲”而已。此说并不周全,钱谦益生长于佛教气氛极浓厚之家庭,自其祖辈起,大都崇奉三宝,故钱谦益自童时即习知奉佛,亦常理中事。另外,其常熟宗族中与钱谦益至亲之顾氏、瞿氏及严氏,皆礼佛虔敬之甚。因此可知钱谦益入清前即奉佛,他并非借奉佛而隐瞒投清之隐情。钱谦益对时政之评论,往往于偈佛护法之文字中发微,其要义有三:人主之奉佛与否,与国运之盛衰密不可分;士大夫之谋人军师国邑者,应效佛门僧徒谋浮屠塔庙之诚;为重臣者,宜以明初文臣宋濂之以佛法事太祖为典范。  相似文献   
40.
企慕恍惚是一种艺术境界,历代文论家都有过深刻的论述,全面理解其内涵,理论界定、创作上的实际表现,对欣赏古典诗歌和从事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