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3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391篇
劳动科学   34篇
民族学   133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2857篇
理论方法论   583篇
综合类   4654篇
社会学   370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41篇
  2010年   554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716篇
  2007年   657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冷战期间 ,美国一直对古巴实行遏制政策 ,将之看成是苏联在西半球进行共产主义扩张的工具。冷战结束已经 10年有余 ,但美国对古政策并没有根本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古巴仍然在坚持搞“共产主义” ,因为从安全上讲 ,在苏联因素消失之后 ,古巴对美国已不构成任何威胁。冷战后 ,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仍然是影响美国对古政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2.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横贯两大陆的特殊生活中 ,他发现欧洲代表一种文明 ,美国则代表另一种文明。美国人有很强的道德意识 ,尚未被虚伪诡诈、势利庸俗的世风所玷污 ,但他们诚实的背后却隐藏着无知 ;欧洲有灿烂的文化 ,所以 ,欧洲人有教养 ,有品味 ,但他们却道貌岸然 ,内心充满门第等级、虚荣傲慢等传统偏见。通过新旧两大陆文明的对比 ,詹姆斯试图发现并阐释一种新的文明社会 ,使人类能在更高层面上和谐相处。他对此理想文明社会的探索及追求贯穿于他的主要作品及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从巴金与人道主义、巴金与无政府主义、巴金与爱国主义等方面来阐明巴金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色,确认:憎恨腐恶,同情弱者的革命人道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是巴金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的主导面。巴金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94.
李三虎 《探求》2004,19(3):29-37
本文主要研究技术空间发展的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条进路的相互关系,认为极端的技术全球主义(技术全球化正在消除一切民族界线障碍)和技术民族主义(防止技术全球流动,维护国家利益)必然存在着冲突,但实际的情形却是技术全球化和技术本土化处于共生演变之中,或称技术全球本土化,因此只有奉行一种积极的新技术民族主义政策(启动技术全球化杠杆,维护国家利益),才能真正立足技术本土化,通过国际合作应对技术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95.
在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生态中心论具有强烈的整体主义诉求,它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认为自然是一个进化发展的生态系统,具有客观性与先在性,人类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生态系统的价值具有内在性和优先性,人类道德关怀对象应从人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这种整体主义的环境哲学,体现着当代哲学范式的转向:从传统的机械论自然观向现代有机论自然观的转向。一些学者对它的质疑和诘难,根源就在于没有这种哲学范式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96.
在现代性语境下,美学的伦理话语主要表现为个体主义、普遍主义以及两者的复杂关系。个体主义的伦理话语作为世俗社会关系的观念表达,追求个体的感性自由,注重主体的物欲享受,为世俗生活形而下的性质提供了意识形态意义的辩护。同时,个体主义伦理话语也导致了人性异化的现实。普遍主义伦理话语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现代性诉求,它出于对公共理性的维护,体现了人性形而上的意义追求。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伦理话语是个体主义与普遍主义的统一形态。  相似文献   
97.
刘苏 《东南学术》2008,(2):127-132
美国哲学家弗雷德里克·威尔认为规范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规范研究也不是仅仅对规范进行描述和解释,更重要的是要对规范进行管控.规范可以区分出其显在方面与潜在方面,规范不仅仅是在其常态应用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场合和反应的关系,更与其相关生活背景紧密相联.规范的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潜在方面体现出规范的四个重要性质,同时它也揭示了对规范进行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8.
荣凤娟 《职业》2008,(2):96-97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第1项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相似文献   
99.
族群理论中的工具论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无时不在算计和优化自己的利益,族群认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政治、经济等方面利益的推动.但是,工具论同时也不否认族籍、传统等对人们具有感召力.本文依据对一个畲族乡的调查指出,在我国的民族政策和特殊国情下,即便没有族籍(无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还是文化意义上的)和传统的存在,只要有工具主义的好处,某些特定的人群也可能借用其他族群的族籍,来构建出一个新的同时包含不同族群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00.
在清末民初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的过程中,中国民众的信仰世界经历了急速的断裂与嬗变."反迷信"运动将改造民间信仰整体性地纳入到了创建现代国家的话语体系及其社会展开过程.然而破除迷信作为一种启蒙形态,并非现代性的独创,它也是精英主义对于民众世界论述与改造传统的绵延.在反对迷信的同一性态度底下,还有启蒙主义在不同层次、不同立场叙事场景中的复杂呈现.民众信仰空间的多重叠合功能,使其现代改造并不表现为一种"传统一现代"绝然对立的线,}生进程.在地方性状态下,正统与民间、传统与现代交互而行,信仰空间依存于民众的日常实践,在现代改造中强固地延续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