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59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226篇
管理学   6175篇
劳动科学   1025篇
民族学   976篇
人才学   2281篇
人口学   480篇
丛书文集   8090篇
理论方法论   1915篇
综合类   19300篇
社会学   4175篇
统计学   823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596篇
  2022年   463篇
  2021年   698篇
  2020年   778篇
  2019年   752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793篇
  2016年   1056篇
  2015年   1438篇
  2014年   3242篇
  2013年   2931篇
  2012年   3438篇
  2011年   3699篇
  2010年   3230篇
  2009年   3332篇
  2008年   3776篇
  2007年   2595篇
  2006年   2249篇
  2005年   2249篇
  2004年   1768篇
  2003年   1482篇
  2002年   1227篇
  2001年   1133篇
  2000年   753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写作学界对概叙与细叙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同意见,对其概念的认识和运用仍处于模糊甚至混乱状态。本文着重从概叙与细叙的语词、分类标准、定义及其与略叙、详叙的联系与区别几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主要对影响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进行了分类研究 ,为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善是什么     
善恶观念的产生要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对什么是善的问题 ,西方伦理学家们依据自己不同的研究方法 ,各抒己见 ,这些观点有其合理性 ,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 ,追问善的问题 ,离不开对善恶关系的探讨 ,善恶是相对的 ,同时也存在着客观的评价标准。考察善是什么 ,必须将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才能把握  相似文献   
104.
归纳了我国综合课程中存在问题的几个重要的方面 ,选择一些突出的问题分析其症结 ,初步探讨了综合课程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5.
以全新理念改进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淑聪  梁建业  王敏 《阴山学刊》2008,21(2):112-115
改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首先要增强对培训工作重要性及长期性的认识,培训者需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培训工作要与时俱进提高实效。  相似文献   
106.
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创新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项改革.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公共服务提供及其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对于我国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7.
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已开通国际公路客货运输线路101条,铁路运输合作中亚欧第二大陆桥中亚段的运行状况整体良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的障碍性因素主要表现为:技术性障碍突出,交通运输通而不畅,有效运力不足,运输成本上扬。具备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发展潜力,建立欧亚陆桥运输走廊的愿景与可能趋向统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促进,及良好的政治外交关系的保障,有利于双方共建欧亚大陆无障碍运输畅通走廊愿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8.
109.
为实现“重庆成为中国内地对外开放高地”的目标,重庆开始对本市上万名干部进行开放型经济管理知识培训,以打造一支开放型官员队伍,计划在2年内为处级以上(副县长以上)的所有干部提供经济课程。  相似文献   
110.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不同于普通政治理论课全面、完整、系统地阐述政策理论问题,而是针对不同时期风云变幻的形势,用重点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国家的方针政策,使教育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思想理论教育课程。旨在教育学生正视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对各种社会现象、思潮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做到头脑清醒、认识明确。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对国内外形势了解透彻并有所见解,能够很好地解释学生提出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对形势的清醒认识,从而使学生将理论或思想意识内化为能力和信念,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