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4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88篇
管理学   614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62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2850篇
理论方法论   388篇
综合类   5195篇
社会学   233篇
统计学   161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565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傲慢的”民族主义、极端的国家主义和纯思辨的表达形式是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只有在对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科学批判的过程中才有新哲学的构建,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这一文化逻辑不是在独立的传统哲学框架内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历史学批判、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对我们在中国发展马克思哲学有两点重要启示:其一,撇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和研究的关注,缺乏马克思主义各个研究领域的对话和交流,就会违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规律;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是通过对当代具体科学成果方法论上的概括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反思,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机制、特点、规律及其趋势做出哲学层面上的科学解释并为实践提供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992.
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契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国有经济存在刻画一个逻辑机制.国有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契约结构,是合作剩余获取与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的产物,其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强调国有经济在提供公共产品、削减竞争失效、弱化分配不公、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国家安全和实现战略目标等合作剩余获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国有经济作为一种不完全的契约结构,也面临着"政府失灵"等的威胁.因此,国有经济的规模也应依具体条件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993.
企业演化研究:从"生命物性"到"生命人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的企业演化研究主要从"生命物性"的视角,将企业视为完全的自然生命系统,纯粹用生命系统及其进化的原理与规律来分析企业成长的演化机制与规律,忽视了企业的人文生命性质(即"生命人性"),因而无法解开企业成长之谜.文章指出,企业演化研究应当基于企业的人文生命性质(即"生命人性").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视角,以企业文化的传衍与变革为逻辑主线,来考察企业的成长演化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成长演化给出更符合企业实际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4.
在弗朗西斯·培根之前,有关归纳方法和归纳逻辑的研究,已经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来自阿拉伯的经验主义哲学和注重观察与实验的科学,为这种归纳方法和归纳逻辑提供了有益的思想素材和较为坚实的认识论基础。其中,宗教哲学和世俗哲学有关"真主"或事物存在的本体论论证为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自然神论或现象学意义上的前提;具有感觉主义倾向的认识论则寻找到一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路径;而"共相"问题的讨论和"第二意念说"的提出,更达成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结合的有益尝试,为归纳方法的"提纯"或"形式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5.
鲁学军  祁海军 《理论界》2008,(10):116-117
哈贝马斯商谈伦理之逻辑前提是,达成对价值判断合理性争论的元价值理解。杜威关于这个问题的叙述对商谈伦理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并且需要强调的是,商谈伦理在主体间达到的共识是一个交互过程,从而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应该把商谈伦理看作全球化的一个理论参与者,而不是唯一的参与者和最后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6.
对于《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姜文这样介绍:“这部电影是不能说的,只能看。因为这就是一个梦。”在他看来,电影就像吃饭、喝酒和做爱一样,带来的是身体满足,没有逻辑,也不需要逻辑。所以,当有人说看不懂这部电影时,他很不耐烦:“看戏没有明白不明白,只有享受不享受”,“看不懂便多看几次,中国没有这类电影,世界上也不多”。  相似文献   
997.
爱因斯坦是位具有现代人大精神的物理学家。他对真善美的追求贯穿于物理学研究之中。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学美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对物理学基础的统一性和逻辑简单性的追求。因此,他的相对论不但是真的,也是美的。虽然他几十年的统一场论研究没有结果,虽然EPR佯谬及相关实验证明作为物理学基础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之间尚有深刻矛盾,但是他追求物理学统一基础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98.
科学范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范式,不同的科学范式具有不同的认识思维方式、自然观和文化价值取向.近现代科学范式在认识思维方式上走的是一条"从局部到整体的认识思维路线",是一种"实体-本质性思维",在自然观上是一种机械论自然观,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复杂性科学对近现代科学范式的转型体现在五个方面,即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转型、从分析方法到综合方法的转型、从线性思维到复杂性思维的转型、从实体构成论到有机系统论的转型、从机械决定论到自组织演化论的转型;复杂性科学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近现代科学范式的认识思维路向,并没有改变其对主体性的强调,是西方近现代科学本身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9.
言语幽默是以对语言的偏离常规的运用和取乐的心态得以实现。语言形式、语用意义和语言逻辑等方面的偏离在言语幽默的制笑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市场的商品理性核算、货币交换媒介和契约平等的逻辑,在竞争的市场机制下体现了权利平等的个体自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本质.社会主义与具有"普照之光"的市场经济的结合解除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整体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的构建,应综合考量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保障市场活力和挽救"市场失败"、回应市场需求和以市场方式改进政府职能三者的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