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2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96篇
管理学   1135篇
劳动科学   45篇
民族学   163篇
人才学   233篇
人口学   77篇
丛书文集   4795篇
理论方法论   833篇
综合类   7856篇
社会学   1056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950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1008篇
  2011年   1027篇
  2010年   952篇
  2009年   1055篇
  2008年   1247篇
  2007年   1052篇
  2006年   957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865篇
  2003年   809篇
  2002年   805篇
  2001年   628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能把客观的道德需要 ,转化成一种稳定的内部驱动力 ,促使人们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可以促使青少年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评判而产生一种内心体验 ,激发起历史责任感和道德追求 ,这是我们今天青少年德育中大有开发潜力的重要资源。一、历史教育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地位由于多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 ,决定了社会伦理关系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道德追求的多样性 ,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少数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状态 :人生无目标 ;生活无所谓 ;学…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核心的四大依据,指出了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虚拟社会与道德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 ,虚拟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生存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虚拟社会具有虚拟性、自由性、开放性、非人性化的特点 ;虚拟社会的自由和民主精神、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自主精神、奉献精神、开放思想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但同时带来了一系列负效应。因此 ,道德建设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以构造文明虚拟社会  相似文献   
34.
奥尼尔的悲剧《送冰的人来了》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底层人们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的演绎中 ,隐喻着一种现代主题 ,即当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来自社会、自然的严峻挑战时 ,应以狄奥尼索斯的乐观精神勇敢应战 ,在困境中寻求生命的支撑点 ,在维护起码的生存权利的同时 ,去发掘生命的意义 ,为悲剧人生添几分喜剧色彩。剧本这一人文关怀的深层意蕴来自对弗洛伊德本能理论、叔本华和尼采唯意志主义的认同和改造。我们在指出奥尼尔因忽视“经济决定论”给剧本主题带来局限的同时 ,更应张扬剧本所蕴含的生命哲学的现代价值 ,这正是现代解读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35.
城市社区建设的互动机制 ,是提高家庭成员思想道德文化的重要途径。文中着重论述了城市社区建设与家庭的教育互动和社区服务互动 ,尤其是志愿者的服务活动 ,培养和发扬了为人民服务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 ,使广大公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36.
不同的国家、民族 ,法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取向都各不相同 ,这就给不同的民族法文化打上了特定的印记。我国传统民族法文化的道德取向是其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法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本文从透视我国传统民族法文化的道德取向入手 ,阐述了由于道德取向而产生的传统民族法文化的道德品格 ,分析了其产生的深层次背景 ,并就传统民族法文化的道德取向资源在现实社会中的利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社会性别与深层道德结构--择偶、性的道德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男权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中,男女在择偶和性的道德模式上存在着完全不对等的规范,男女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这些被长久地视为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现象。文章试图从社会性别视角来探究隐藏在择偶和性风俗习惯背后的不平等的道德模式。  相似文献   
38.
论诚信的作用与道德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 ,是公民道德的基础和根本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使诚信从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既需要法律约束 ,也需要道德教育 ,优化道德教育及实践环境。  相似文献   
39.
评价标准是道德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作者认为 ,在当前多种经济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 ,社会中不存在也不应当只存在一种完全超越物质基础条件的、唯一的道德准则和人生观、价值观标准。社会对于处在不同经济地位和政治角色的人群 ,对他们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和人生观、价值观期望值。相应的 ,应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在要求、评判、宣传、引导中对各种不同人群也就应有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0.
预防职务犯罪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设计 ,其中道德预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道德预防之所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可行 ,其依据主要是来源于道德本身的社会功能和法律的不完善性 ,以及职务犯罪主体和行为的特殊性。在我国 ,开展职务犯罪道德预防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工作 ,切实加强预防职务犯罪道德预防的道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