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止推轴承中非线性油膜力的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导出了瞬态雷诺方程 ,利用油膜厚度和压力的Taylor级数的展开式 ,解出了各阶非线性油膜力的解析解以及相应的刚度和阻尼系数 ,并对其进行了无量刚化  相似文献   
22.
现代机械加工中,对于角向磨光机的散热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文章以形状灵敏度分析为基础,以此确定对散热性能影响较大的设计变量。首先对角磨进行三维参数化建模,针对散热性能仿真计算,考查其内部热流动情况。选定设计变量,构造目标函数,通过对各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的响应值进行灵敏度分析,最终确定影响较大的设计变量,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
建立了异型截面环件轧制的有限元模型,基于Deform软件模拟分析了环件径向轧制全过程,揭示了芯辊进给速度、主辊转速对主轧制力的影响规律。[HTK]结果表明,环件径向轧制的毛坯结构应与成品结构具有相似性,计算机数值模拟对优化毛坯结构,制定工艺参数,提高轧制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在数控加工过程三维仿真中,毛坯模型的建立及动态表示是其中重要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的毛坯,表示方法的选择影响着仿真的速度、精度及效果。基于OpenGL方法,分析了各类零件特征及其信息数据结构,采用了结合细分薄片法和三角网格离散法的表示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毛坯分别采用各自适合的方法进行建模及动态表示,整合了毛坯材料去除算法,在仿真过程中减少了计算量,实现了仿真速度和精度的多目标优化,取得了较好的三维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通过增加电火花线切割机电极丝系统刚度的方法降低电极丝振动的几种途径,提出了增设快速反应的气压式电极丝恒张力机构和双贮丝筒结构的阻尼负载脉宽调制闭环控制系统两种具体方法,并作了设计说明。前者以线架结构的改进为基础,在线架上增设恒张力机构以稳定电极丝张力;后者以双贮丝筒结构的电气控制方式改进为特点,以贮丝筒电磁阻尼的大小控制电极丝张力。2种方法均使运行中电极丝的张力保持恒定,减少振动,从而提高了电火花线切割机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26.
触媒抛光法以金刚石石墨化原理为基础,充分利用铁、镍等过渡金属对金刚石的触媒作用,通过降低金刚石石墨化所需要的活化能,形成易于研磨的石墨,从而提高材料去除效率。触媒作用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但是直接测量触媒作用产生的热量是非常困难的。文章通过对触媒抛光过程中不同条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探讨各因素对触媒抛光法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过渡金属作为研磨盘材料有利于触媒作用的实现,铸铁HT200是最为合适的研磨盘材料,研究还表明切削速度的提高也有助于触媒作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27.
双面抛光机作为超精密加工的重要设备,它的加工质量主要由工件表面加工轨迹和抛光机的振动所决定。作为抛光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工件表面的加工轨迹和内外齿圈齿比有着直接的联系。调整内外齿圈齿比是双面抛光机进行生产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最新的研究表明,双面抛光机的振动也与内外齿圈齿比有很大的联系,但是具体的关联理论尚不明确。文章通过具体实验调整内外齿圈齿比得到1个优化的参数使双面抛光机的振动减小,为固定内外齿圈齿比双面抛光机的制造提供参考,同时在实验中,还发现了抛光机振动与加工轨迹的1个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结合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进行实时模拟研究,提出了基于ANSYS的焊接温度场应力场模拟分析方法,并针对膜式水冷壁多道焊接问题进行了实例计算。建立的焊接温度场应力场模拟分析方法,可为优化焊接结构工艺和规范焊接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利用本文模拟分析方法,可以对焊接过程的热应力及残余应力进行预测,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9.
现代齿轮传动向着体积小、重量轻、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因此齿面胶合和磨损已成为主要的破坏形式。理论和实践证明,齿轮间润滑油膜的存在及其厚度对防止齿面失效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推导出螺旋齿轮传动中的最小油膜厚度的解析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研究螺旋齿轮润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0.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大小的实验,原理简单,但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