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9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91篇
管理学   3195篇
劳动科学   98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223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3357篇
理论方法论   595篇
综合类   6827篇
社会学   650篇
统计学   1309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633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1177篇
  2013年   910篇
  2012年   1077篇
  2011年   1021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1149篇
  2008年   1038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658篇
  2005年   706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533篇
  2002年   477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思想观念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是朝着宽松的方向发展。但现实中民营经济的自我发展在前,其法律地位认可在后,使得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滞后,对其发展之快心存疑虑,担心民营经济的壮大会冲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这样的社会观念环境影响下,一些地方往往不敢大规模发展民营经济,即使发  相似文献   
62.
当代西方一些著名的建筑大师时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斜向构图要素插入到方正的网络之中,并借正和斜的强烈对比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手法不仅有悖于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而且就是在西方传统的建筑构图法则中也不多见。本文就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阐明这种方法的运用是如何赋予作品以生机和活力的。应放手吸取西方当代建筑师行之有效的观念与方法,以使建筑创作更富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63.
64.
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资金的短缺.要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有必要制定区域(差别)货币金融政策,包括差别再贷款权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贴现率政策、差别利率政策以及在西部开发中试行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和积极培育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等.  相似文献   
65.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孕育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温床。在阐述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生成要素后.提出在研究生教育中创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促使研究生创新能力生成。  相似文献   
66.
《管理评论》2005,17(2):F002-F002
江泽民同志在卜六大报告中指山:“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也使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金融体系不健全以及金融资产运作水平低的话,会使一国数十年的辛苦积累顷刻问化为乌有。在经济全球化和同际金融市场高度集成化的今天.国家财富的积累和增长不仅依赖于其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和竞争优势,虚拟经济的运作水平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7.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运行形式有:农村信用社(属于国有金融那部分除外)、农村合作基金、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小额信贷等。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民间借贷的利率失控、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以及还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等。因此,规范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应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建立农村民间金触机构存款保险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68.
我国金融制度改革实践采取的是一种至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强制型制度变迁模式,而没有选择至下而上的自发的诱致型制度变迁模式。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一制度变迁模式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是合理和正当的。  相似文献   
69.
70.
一、引言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讨论,是当今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对它的研究已经成为应用经济学领域中十分活跃的分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最初研究开始于丁伯根(1942)和索洛(1985)在新古典的框架下研究“索洛余值”对增长的贡献。后来大量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Fare(1985,1989,1994)以及coelli(1996)发展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测量方法,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经验分析。目前对全国特别是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发表,这方面的代表性文献是支道隆(1997)、Fleisher and Chen(1997)、李京文(1998)、张军和施少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