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35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81.
新疆东部地区出土早期铜器的初步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新疆东部地区出土的早期铜器的冶金技术分析研究表明,锡青铜的普遍使用是该地区青铜时代冶金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而砷铜的早期出现和使用,肯定了新疆东部与甘肃西部地区的密切联系,为探讨甘青地区与欧亚草原地带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82.
国宝“遂公盨”的发现及其史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遂公盈"具有很大的史学价值,"遂公盈"的铭文涉及"大禹治水"和"为政以德"这样重大的史学问题,证明了<尚书>记载的"大禹治水"是比较可靠的.我们应当发扬大禹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3.
论西周王朝政府的僚友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金文中的"僚"和"友",是不同身份的两类职官.其中的"僚"是指担任副职、负责辅佐正职管理职事的官员;"友"则是指一般的属吏,这类属吏通常是由官长的同族兄弟担任.在西周时期,一些政府部门已经形成了正职、副职和属吏的三级科层结构,反映了西周行政组织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科层化和政事的日益繁复.  相似文献   
84.
渠县发现两件青铜铭文戈,一件是巴族铜戈,其上铭文是巴族文字;一件是蜀族铜戈,其上铭文是蜀族文字。  相似文献   
85.
青铜器虽为传世重器,但由于铸造时要经过制模、翻范和浇铸等工序,再加上铸造文字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精细和复杂的过程,所以铭文错铸现象是在所难免的.本文从字形相近致误、笔画缺损致误和结构错乱致误三个方面,对西周铜器铭文错铸现象进行梳理,进而总结其规律,为金文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2003年初,在陕西省眉县发现了一处西周窖藏,出土有27件青铜器,每件都带有铭文.其中有<四十二年徕鼎>、<四十三年徕鼎>的铭文共约近700字.<徕鼎>铭文以西周贵族单徕的活动记录为中心,旁及西周厉王、宣王世的许多史实,为两篇涉及西周晚期历史研究的最新发现的直接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7.
本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郭沫若、容庚两位素未谋面的学者,不顾云山阻隔,在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上结成彼此息息相关的“文字朋友”。本文以郭沫若在日本致容庚先生的数十通书简为依据,记述这两位著名学者之间的深情厚谊,彼此的学术交流,以及所取得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88.
山东地区出土的周代青铜器较多,而其中青铜乐器占据了很大数量。这些青铜乐器上的铭文蕴含丰富的诗乐批评思想,充分体现了周代山东地区诗乐思想发展的较高水平。深入研究周代山东青铜乐器铭文,可以深刻认知以诗乐批评为核心的中国文学批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具体发展状况以及其中所呈现的地域特色,也可进一步探究周代中央王室与各诸侯国间诗乐思想互动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89.
秦系文字名目繁多的字体实际上主要包含两种字体,即篆书和隶书。篆书以金石铭文为代表;隶书主要是简牍上的古隶。除官方颁布政令、记功刻石等郑重场合使用规整的篆书外,普遍情形则使用笔墨书写于简牍上的古隶文字。秦隶源于篆书,是一种不成熟的字体,从以金石铭文为代表的篆体发展而来。秦金石铭文本身存在着圆转规整和方折简率的区别,主要是由书写方式、书写时的态度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90.
文章对《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中的七首汉诗进行了诗歌格律、思想内容、文化语境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越南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即越南汉诗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民间倾向”.这一研究弥补了“正史加名家”的模式之不足,充分体现了越南汉诗的全貌及其丰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