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遂公■》是近年发现的重要青铜器,内有长篇铭文,记载了禹治理水土的事情。铭文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多与《易传》有关,例如中与四方、君王与父母、礼与美、心性与道德,等等。  相似文献   
42.
古代突厥碑铭文属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范畴,是中国古代突厥汗国时代第一批文学作品。古代突厥民族碑铭文具有醇朴尚实的体裁特征、强烈的情感特征以及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中的题材特征。  相似文献   
43.
周代的铜器铭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重要形式,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与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传世文献《诗经》、《国语》、《左传》、《尚书》等相比较,可以发现,周代铜器铭文与周代传世文献在文学批评的范畴和思想理论等方面均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4.
20 0 4年 ,一方唐代日本留学生的墓志惊现于古都西安 ,引起了中日专家学者的深切关注。由于墓志的记载极为简单 ,且日本文献中未有相关记载 ,目前对墓主井真成的身世及留学的生涯的论争非常激烈 ,成为 2 0 0 4年日本唐代史研究会的主要议题之一。目前 ,对最基本的墓志铭的释读存在很大争议。一些媒体报道少录了“志文”两字 ,并把楷体的志盖铭文释为篆体。关于墓志石的大小、汉字的判读也不一致。此外 ,就墓志铭所缺处的候补文字 ,虽有各种意见 ,但“衔”、“立”、“壑”、“哀”、“给”等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5.
铭文发微     
铭文是古代一种应用文体,是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其内容大体上分警戒性的和祝颂性的两类。发展到后来,也有只是单纯的咏物之作。写作铭文应注意其文体特点和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46.
据《宝鸡日报》2004年12月1日,《华商报》2004年12月9日报道。11月30日下午,岐山周公庙遗址考古工地首次出土青铜器——铜簋两件,令考古人员欣喜的是,铜簋上有20多个字的铭文。据了解,这件铜簋是在周大墓西边的一座中小型贵族墓葬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47.
生死问题是人类文明所关注的重要命题.周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起源.通过对铜器铭文用辞的考察,参之以传世文献的记载,可以解读周人深刻的生命体验与心理感受.尊重生命、渴望安康长寿、善待死亡,构成周人理性生死观深刻的伦理内涵.从单一地追求生命绵长无尽,到渴求福禄康宁俱全,再到祈望善终灵后无恙,也显示了周人生死观念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48.
商周青铜铭文是研究商周社会思想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蕴含着时人对不朽观念的认识和理解.铭文中经常出现的固定用语"子孙永宝用",表明商周社会不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春秋时代出现的"三不朽"思想为不朽的含义做了明确的界定,商周社会人们用自己的行为实践着不朽,把不朽作为个体超越生命的永恒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49.
陕西省临潼县零口公社发现一批西周窖藏铜器,利簋即为其中一件。其铭文因涉及周武王征商且有明确的日期,颇为世人所重,本文不揣冒昧,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论证"岁鼎克"即"岁贞战胜";"昏夙有商"即"黄昏后不久占领商都",并疏通了铭文。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