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20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540篇
社会学   187篇
统计学   10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付岩 《今日辽宁》2012,(4):12-29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辽宁深入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尤其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极大地提升了辽宁的地位。为推动辽宁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发展,2008年11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又作出突破辽西北的战略部署,辽宁形成了完整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2.
目前川南五市发展基本均衡,没有一个城市能起到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要破此局,最现实、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将自贡、内江两市合并,就成了引领川南城市发展的中心城市。两市地缘、文化优势明显,城市化水平高,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基础条件好,是两市合并的基础优势。自贡、内江市工业特色明显,具有错位性和互补性,完全可以借鉴相互优势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3.
林木谱华章     
马莉 《今日辽宁》2014,(2):78-79
正本溪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重点林业县之一,自然概况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林地面积41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2056万立方米,年新增长林木蓄积量约53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木蓄积量为1 455.9万立方米,人工林木蓄积量为600.4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77.06%,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在本溪县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本溪县的森林资源释放出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为构建美丽本溪增添了动力。本溪县是辽宁省的天然绿色屏障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素有"辽宁之肺"之称。目前,各类公益林占全县有林面积的81.5%,在水源涵养方面起到  相似文献   
24.
提高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对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协调好城市群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3—2016年动态视角下中国城市群土地利用TFP进行测度和时空演变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变化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年均上升0.7%,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增长由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双核驱动",技术效率的提升主要与纯技术效率提升有关,规模效率是技术效率和土地利用TFP提升的瓶颈约束;从空间维度看,晋中、哈长、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黔中、关中平原和兰西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呈下降趋势,其余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均呈上升趋势,且京津冀、呼包鄂榆、辽中南、长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增长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核驱动";从影响因素看,人均GDP和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对中国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市财政支出占本市GDP的比重和人口密度具有负向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5.
正河北全省纳入首都经济圈1月8日,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将着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坚持把城镇化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筑以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石家庄、唐山市为区域中心,其他设区市为支点的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为此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市)为组团的发展布局。推动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县城和建制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26.
旅游交通是旅游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铁路交通流分布情况与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和隶属度进行计算,借助Arcgis10.2对中国十大城市群交通空间流分布情况和旅游经济联系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高铁使得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且交通流分布均衡。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可达性的提升给城市旅游经济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高铁网络下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27.
党的十八大将城镇化建设确定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些地方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下面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则消息:(一)2013年春节刚过,Y市还哈气成冰,Y市中心城区的黄土山坡上,活跃着2000多台重型机器,这些机器将挖掉33座荒山。通过削山、填沟,两倍于现在城区的建设用地将陆续被整理出来,用于Y市新城建设。此举被公众戏称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相似文献   
28.
王玉  张占斌 《东南学术》2021,(5):129-138
当前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但区域一体化在打破要素流动障碍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要素错配,作为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变革的数字经济崛起,能否改善区域内生产要素配置,进而推动区域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以2010-2018年中国7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一体化指标,分析数字经济与区域一体化水平的关系,并探讨生产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发现: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一体化水平有所上升,相反哈长、中原、成渝一体化水平有所下降.数字经济发展将抑制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一体化水平,但能促进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创新、环境一体化水平.生产要素配置不平衡是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群一体化关系的中介变量,但劳动力配置不平衡与资本配置不平衡的中介效应恰好相反.数字经济发展会降低劳动力要素配置不平衡,增加资本要素配置不平衡.因此,如何降低区域资本要素错配是在发展数字经济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