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63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72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803篇
社会学   155篇
统计学   10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是当代世界区域经济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双方具有共同点多、互补性强、区域各国同为经济转型国等特点。丝绸之路经济能使产能输出、科技输出、投资输出、中企西进的四大王牌,其战略核心是中国和所有沿线国精诚合作,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等新的松散型区域经济命运利益共同体。由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经贸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各国国情民情差异很大,双方在合作中应努力聚同化异,同时最大限度去规避风险,共同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遵守运行规则,并以其为杠杆促进两个新型区域经济体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3.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应尽快转变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方式。新疆经济具有高速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科技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但外贸发展方式上存在着思想观念束缚、基础设施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人力资本开发不足等问题。该文从贸易理念转变、生产要素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新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4.
"一带一路"连通亚欧非大陆,对中国以及欧洲、非洲等沿线国家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长江经济带占国内经济比重大.重庆位于三条线路的节点上,"一带一路"战略对重庆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多式联运在重庆的良好发展有利于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及辐射周边经济发展.本文分析重庆的战略地位以及目前的货运发展现状,提出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多式联运体系,将对提高重庆及川渝城市群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从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的维度出发,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长江经济带2003-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得到各省市综合得分,根据该得分通过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布局和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76.
马勇  童昀 《统计与决策》2016,(21):134-137
文章运用熵权TOPSIS法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2004-2013年各地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并解析造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州市经济差异的影响因子.以变异系数和全局自相关分析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及内部各区域的经济差异.最后利用Jenks自然最佳断裂点法对各城市经济水平进行聚类,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十年间经济发展格局的时空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7.
78.
79.
李春艳 《城市》2007,(10):66-69
重庆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伴随着地铁二号线的投入运营已显示出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所具有的巨大优势.在地铁沿线集中了大量商业资源,形成了以地铁为轴线的高密度发展趋势,经济带发展的雏形呼之欲出.一号线、三号线的相继开工再次证明了重庆具备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实力和条件,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目标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轨道交通运营与经济带开发形成的互动发展,必将推动重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80.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欧大陆,途经多个国家.多民族多国家决定了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的多样性.民心相通成为丝绸之路建设最关键的问题.实现民心相通只有借助信息传播.本文首先将丝绸之路建设看成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在此基础上认为影响丝绸之路传播效果的因素包括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运用大数据分析不同地区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建立大家都熟悉的IP,并利用VR等先进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尽量减少文化差异,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为丝绸之路建成创建良好的传播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