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70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469篇
社会学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12.
周炯 《市民》2006,(6):90-93
他们贫穷,而毫不低贱。他们孤单,但心中有挂念与温情。城市不曾给他们容身之地,而他们的故事,却能让天地为之低回。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强调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 ,是同实践这一伟大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是政治关系沿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逐步走向社会化的政治,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创新的过程。社会“政治关系的五大转化”,是邓小平走向社会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指导中国社会政治健康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5.
周楠本认为鲁迅在《复仇(其二)》中引用耶稣受难的故事“未能反映犹太历史的真实”,其实,鲁迅的引述基本符合福音书的记载。周文用阶级论解读四福音书中的耶稣,既不符合耶稣时代犹太社会的政治形态,也曲解了耶稣的思想和行为。《圣经》是建立在有神论根基之上的。在福音书里,耶稣自始至终是作为有神性的人子被记录的。若依照福音书为史料,对耶稣作正面论述,则须放在神学语境里才能进行,而不能纳入阶级对抗政治变革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6.
读老舍先生的作品,常被字里行间浓浓的情感和拳拳爱心所感动,使人深深沉浸于他对亲情、爱情、阶级情、民族情的动人描写中。如《月牙儿》等作品中展现的亲情,《微神》等作品中抒写的爱情,《骆驼祥子》等作品中蕴含的阶级情,《四世同堂》等作品中歌咏的民族情,都为我们展示了老舍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地定义“阶级”一词,为后来的多种阐释提供了可能。后来的思想家主要从六个方面来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概念,这些从不同角度的阐释有助于对当代阶级问题的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分析在当代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分配在中国推动共同富裕迈入新阶段的当下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将第三次分配划分为强政府大社会、弱政府大社会、强政府小社会、弱政府小社会4种实践模式。美国第三次分配建构起了弱政府大社会实践模式,以社会主导、政府监管、政治中立为主要特征。工具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文化、组织、制度及技术“四位一体”的逻辑理路。隐藏在工具理性外衣下的阶级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失败教训,在阶级理性思维影响下,社会“私”的方面被放大,形成了以捐赠者为中心的家长制作风。中国第三次分配是先富带动后富、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它深嵌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第三次分配不能照搬美国模式,需要在充分吸收工具理性和摒弃阶级理性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塑造强政府大社会模式,将中国文化要素融入制度体系,增强第三次分配主体规范性,加大第三次分配激励力度,完善第三次分配监管体系,持续并高度关注贫困人群。  相似文献   
19.
御膳这两个字并不难理解,简言之,御膳就是帝王世族所享用的饮食,更准确地说,就是指皇帝和他的亲属在宫廷内所享用的膳食。 自从有了阶级社会和帝王,就有了御膳,单就中国古代宫廷御膳来说,其各个朝代的风味特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中国历代帝王对口腹之欲都很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中国共产党探索国家职能,按照"国家本质—国家职能—政府职能—职能体系"的过程逻辑,依据不同时期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进行机构设置与调整,进而实现了职能转变,体现了国家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分配变迁过程。在此进程中,厘清了国家阶级统治的本质属性与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在解放发展生产力进程中剥离了政府职能,细化了经济社会管理职能;构建成熟系统的制度体系,依法全面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履行国家职能;在创新和发展国家对内职能的同时,也积极扩展了国家的对外职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