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70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469篇
社会学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作为新韦伯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重要一支,吉登斯的阶级结构化理论以市场能力与准技术关系为轴心进行社会分层,将阶级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在阶级活动和阶级结构的互动中考察各个阶层的流动。阶级关系结构化包括阶级意识、阶级冲突、阶级剥削三个要素。依据“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的原则,可以解析其理论认识上的得失,阐明其理论在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雇佣脑力劳动者,是生产工人,是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这个阶级属性的正确判断是马克思知识分子理论中最核心、最基础、最有灵魂的思想.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以大量的史料论述了知识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科学是生产力,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预言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更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也就是说,没有知识分子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这是马克思留给后世的又一笔精神财富.由于历史条件及社会环境,马克思的知识分子问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但是,他的知识分子的基本理论观点却起到了开疆破土奠基之功.  相似文献   
43.
"法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的经典论题,但社会的转型使其面临机遇和挑战,要增强其对当下社会的解释力和说明力,必须对该论题中的阶级阶级性予以澄清和完善。转型社会中的法的阶级性表征是多元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在制度框架内的冲突与协商,而法亦是这种博弈的结果和产物。  相似文献   
44.
常士訚 《晋阳学刊》2013,(1):106-114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一些国家在完成民主转型之后进入到了民主巩固时期,但这一时期又是民主发展的不稳定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如何既能巩固和发展民主,又能有效地应对国内出现的各种问题,东亚国家的协商治理开辟了一条民主建设新路径。本文从公共治理和政治学角度,分析了东亚协商治理产生的基础、机制、在民主巩固中的价值和局限,并就它对民主建设所具有的启示浅谈了作者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5.
我出生于革命老区武乡县斗底村的一个革命家庭。60多年前,我的两个哥哥参加南下工作团的往事至今难以忘记。1947年,我二伯的儿子李春藻和我的胞兄李春清都先后被县委批准成为南下干部。春藻哥南下后  相似文献   
46.
文章试图从流散的角度分析福克纳和莫里森作品的关联性,结果发现19世纪末的南方黑人大迁徙促成了黑人和白人进一步地混居和种族转换.在种族冲突剧烈的南方,隐藏着黑人和白人在潜意识中逐渐向对方转变的过程.二人的作品全景地反映了南方种族、身份、阶级和文化的复杂错位.  相似文献   
47.
帝俄时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在莫斯科国家时期不存在等级 ,1 649年法典是俄国等级制度发展的分界线 ,1 8世纪末俄国等级制度基本形成。 1 9世纪 60年代改革后 ,逐渐失去特权的各个等级在法律上相互接近 ,并向阶级和职业集团演化 ,但到 1 91 7年前 ,等级尚未彻底变成阶级。在整个帝俄时期人口的社会结构变化异常缓慢 ,除城市等级外 ,其他主要等级的绝对人数增长而相对人数下降。 1 861年前等级间的社会流动规模不大 ,每代人中约有 1 /1 0的人参加社会流动 ,农民和僧侣是其他等级队伍获得补充的源泉  相似文献   
48.
通过构筑“社会伙伴关系”来加强社会合作 ,改变社会各阶级、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机制 ,使社会始终能够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序进行 ,是“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如何在我国现在的各社会阶层之间构筑一种合理的“社会伙伴关系”是我们正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49.
"两个先锋队"理论的提出是党的性质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导致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出现重大变化.针对这种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 2002 年召开的十六大党章修正案中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理论的提出,是对党的性质的丰富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50.
改革开放以来 ,作为工人阶级的主体 ,作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本力量 ,中国工人队伍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变化是其“主人翁”地位和“领导阶级”地位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中国工人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知识分子队伍 (包括干部队伍 )同工人队伍之间事实上已存在很大差别 ,需要重新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构成 ,不应该继续把知识分子队伍、工人队伍统称为“工人阶级” ,不应该继续沿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已经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的提法 ,而应该把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个体户等社会阶级和阶层并列 ,视之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