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216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45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黄海客 《决策探索》2003,(11):42-43
今年,从福建厦门一台资企业女工在公司办公楼如厕时,意外发现马桶后安装用于偷拍的针孔摄像机,到广州市年轻女性热买反偷窥的"探测狗",引起了国内许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公民隐私权一时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也引发了人们对公民隐私权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新闻报道侵犯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的特点,如何应对和防范等等。方法:通过探讨新闻报道侵犯报道对象名誉权和隐私权的新闻案件。结果:在对前人的研究作出论述和总结的同时,我的研究把重点放在"保护"二字上。结论:分析为什么要限制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是非常重要的;探讨如何保护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档案信息的共享,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作为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应尽可能地确保房产档案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公众对房产档案信息加以利用的过程中,笔者结合实际探讨一下如何处理公开房产档案信息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权。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搜查的时间未作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夜间搜查频繁出现。夜间搜查很容易侵犯被搜查人和与其同住的人的隐私权和生活安宁权,给其造成伤害,司法实践中也确实发生了因夜间搜查而把人吓病的案例。因此,我国在再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应规定禁止夜间搜查。当然,在保护公民隐私权和生活安宁权的同时,也要兼顾打击犯罪的需要,法律可以设置一些禁止夜间搜查的例外。  相似文献   
15.
隐私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但作为特殊主体的官员的隐私权,应该受到合理限制。可现实社会中,随着诸如关于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否侵犯官员隐私的热议持续不断等社会现象,对官员隐私的保护和官员隐私权的限制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官员的隐私权究竟该如何限制?这种对官员隐私权合理限制的范围边界又该如何界定?本文以此作为出发点,对官员隐私权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地位由过去的义务主体转向权利主体。在新形势下,高校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现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宁夏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隐私权、参与权、评价权等进行抽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尤其关注与个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各种权利。  相似文献   
17.
18.
丁琳 《现代妇女》2014,(1):19-20
在社会工作实际实务中,当社会工作者预见案主近在咫尺的伤害,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严重伤害时,很可能因为某些"迫不得已的专业"理由,违反对案主的保密原则,透露案主的隐私。工作者经常面临既要顾及和案主的专业关系又要遵循保密原则的两难局面。本文将在具体的情境中,探讨在专业关系中,社工遵循保密原则产生伦理困境的原因,引导社会工作者用社工的价值观分析伦理困境,帮助读者思考伦理难题的解决办法,丰富工作者实务经验。  相似文献   
19.
20.
个人信息的保护研究一般基于信息的人身性与财产性为选择保护的路径,却忽略了个人信息的人身依附属性.根据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对自我的解释得出个人信息具有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属性.基于此双重属性导致美、德两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模式上有所区别:美国将个人信息作为隐私权保护外延,显示其对信息个体性的追求;德国利用领域理论将个人信息作为人格尊严的保护客体,显示其对信息公共性的偏向.从法律文化视角比较,两国存在价值取向与隐私认可程度的差异,由此造成对个体性和公共性的不同偏向;两国又因司法谦抑主义与公共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竞争,导致保护限缩的共同趋向.两种保护路径反映不同的法律文化的同时,也体现出两国都重视在立法基础上的宪法审查运用,以此平衡个人信息的个体性与公共性.故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亦需以“审查”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有效方式,并以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动态平衡作为判断标准.具体审查可以从程序上的公正平衡与实体上的合理平衡两方面进行判断,以此为个人信息提供有效保护.此外,打破个体性与公共性平衡状态的唯一变量只能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