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6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480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73篇
人口学   68篇
丛书文集   679篇
理论方法论   174篇
综合类   1797篇
社会学   238篇
统计学   36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主要探讨了NFCAPP系统中工序图生成的原理、方法、工序图数据的存贮结构及工序图的输出.  相似文献   
42.
理论与实例皆表明:在重构系统相空间的基础上构造递归图来描述时间序列的可预测性时,递归图能否真实反映时间序列的实际可预测程度,这起决于重构系统相空间时是否选用了合适的嵌入参数.本文在虚假最近邻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可同时确定最优的嵌入维数与时间滞后的方法,为正确、快速判定时间序列的可预测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43.
44.
<正> 用“大城市圈”的思路规划建设“大大连”符合大城市的发展规律。所谓“大城市圈”,就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大城市辐射力和城市功能有效覆盖的地区内建立起一个空间广阔、规模巨大的城市群。规划建设“大城市圈”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46.
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布局变化的事实,并分析了推动中国产业布局变化的力量。研究发现,1985年以来,中国产业地方化和地区专业化程度都在加深。比较优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揭示的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和推动产业集聚的力量在本文的经验分析中得到部分支持。同时,经验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FDI和对外贸易对中国产业布局的影响和产业集聚的推动作用变得更加强大和显著。  相似文献   
47.
图的L(2,1)-标号问题由频率分配问题归结而来.图G的L(2,1)-标号是一个从顶点集V(G)到非负整数集的函数f(x),使得若d(x,y)=1,则|f(x)-f(y)|≥2;若d(x,y)=2,则|f(x)-f(y)|≥1.图G的L(2,1)-标号数λ(G)是使得G有max{f(v)v∈ V(G)}=k的L(2,1)-标号中的最小数k.本文将L(2,1)-标号问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即L(4,3,2,1)标号问题,并得出了笛卡儿乘积图的λ4(G)的上界.  相似文献   
48.
高技术产业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方面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选取2006—2015年面板数据,研究创新要素集聚及其对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集聚的非均衡分布特征明显;除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外,创新要素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创新要素集聚在省域间的溢出效应大于省域内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9.
从创新链视角来看,科技创新中心是新知识、新技术、新产业的策源和集聚中心,包括科学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三个组成部分.选取相应的核心衡量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个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研人员的增加、科技基础设施的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加促进了科学创新中心的形成;R&D资金的增加、R&D人员投入的提高,促进了技术创新中心的形成;高比例的高水平人才、提高高技术产业就业密度、增加高技术产业经费投入、较高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水平能够显著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促进了产业创新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50.
基于2007-2015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滞后模型,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财政政策工具的影响效应进行测算,采用空间偏微分方法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工具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从而呈现财政政策工具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跨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无论在区域内还是在区间均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