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32篇
理论方法论   70篇
综合类   349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31.
民族地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可以弥补当地政府职能缺位,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农牧民脱贫致富,推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但是由于现有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立法层次太低,缺乏实体性规定,内容不完善,政策不配套;同时民族地区民众的结社意识、民族地区非政府组织发展所需人力、财力资源的缺失制约了民族地区非政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需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充实法律法规实体性规定,增强可操作性;满足民族地区公民民主参与的需要,促进其社会领域的发展;构建良好的非政府组织与当地政府、企业、媒体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网络;完善内部制度建设,积极扩大筹资渠道,注重培育和引进人才.  相似文献   
132.
安全化是主体间性的互动过程,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安全化涉及宗教性安全威胁和政教关系的变化。在"安全化"语境中,宗教非政府组织一方面受外部环境压力,迫使自身组织结构和文化发生改变,另一方面通过发起或参与社会运动对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3.
针对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心的理论问题,采用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都以回应公众诉求为己任,但两者回应的机制不同,非政府组织以其回应的灵活性、高效性、精准性、积聚性、内在动力性优势在不同层面以各种灵活的方式回应社会公共需求或提供准公共物品,一方面可以壮大非政府组织自身力量、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鉴照政府回应机制的完善,促进以官民合作为特征的治理和善治,进而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绩效和降低政府社会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34.
在我国今年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除了中国政府表现出了空前的速度和反应之外,人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地震灾区一批批主要由自发志愿者组成的救灾队伍也火速赶往了前线。除了政府和军队以外,非政府组织参与救灾的惊人速度和庞大的数量让国人惊叹。然而,这些非政府组织出现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为抗震救灾贡献了一份力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们补充了政府的功能、发挥了政府所难以发挥的作用。这对于改变中国大陆"强政府,弱社会"的治理格局和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5.
《领导决策信息》2008,(14):26-26
由著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编写的2008年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3月20日在北京出版发行。针对中国环保出现"拐点"的说法,绿皮书认为未免过于乐观。"流域限批"、"区域限批"行动"敲打"了地方政府和企业这两个强势利益集团,环保"博弈"走向白热化的"对决"。  相似文献   
136.
张博 《社会工作》2012,(6):80-82
近代以降,欧风美雨东渐,近代西方文明引入中国。同时,中国社会存在着大量需要改良的陋习。近代非政府组织在引入近代西方文明的同时,也在为社会习俗改良大声呐喊。本文以天津青年会为个案,以非政府组织改良社会习俗的手段为中心,对其改良社会习俗的方式和领域等进行探讨,进而指出,近代非政府组织对社会习俗改良的影响和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37.
侯瑜 《管理与财富》2009,(7):182-182
随着我国“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格局的逐步形成,非政府正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参与和协作力量。然而要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必须正视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现实困境,通过政府和非政府双方的共同努力来提高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8.
在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国际大环境下,作为公民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非政府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备受学者的青睐,并日渐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以政体为切入点,对比研究了不同政体下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传统型政体之下,非政府组织在基层社会得到了相对较大的生存空间,但封建君主在主观意志上是不愿意看到非政府组织过分强大的;在过渡型政体之下,社会处于转型之中,非政府组织成为舒缓社会矛盾的减压阀,政府希望借助非政府组织弥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短板,但极力避免非政府组织参与政治活动;在现代型政体之中,非政府组织拥有了强大的社会民众基础,政府渐渐把一些原属于政府职责范围之内的事务转交非政府组织打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9.
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被承认,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造成了冲击和挑战。社会管理体制和技术的创新,允许辽宁省非政府组织通过提供综合志愿服务、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参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和加快基层民主进程,补充政府能力和资源的不足,取得良好的治理成果。为了确保辽宁省非政府组织继续健康发展,并积极地服务社会、参与治理,需从社会治理的制度支持和非政府组织的主体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40.
耿质 《南方论刊》2013,(10):38-39
随着我国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政府将许多社会管理、服务职能交予非政府组织,使其成为社会管理服务活动中的重要部分之一。非政府组织虽在发展中受到了公众和社会的质疑,其自身却也不断在通过各种措施和渠道提升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