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4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496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22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703篇
理论方法论   265篇
综合类   3397篇
社会学   501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621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田居俭 《中华魂》2011,(2):20-24
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之初就制定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明确中国革命"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相似文献   
992.
140年前,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爆发了工人革命,随后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巴黎公社。巴黎公社虽然在坚持了72天后最终悲壮地失败了,但公社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指出:“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相似文献   
993.
历史文学是人类对历史的一种感性思考,它将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文化娱乐、思想倾向以及风土人情等时代精神的构成因素浓缩在历史客观形象中,以立体、全面的方式呈现于世.通过文学反映历史是帮助后人认识和了解过去往事的一种辅助手段.作为分别引领两个时代文学潮流的小说模式,革命历史小说作家与新历史小说作家面对同样的历史题材时,作出了大相径庭的历史判断,从而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了解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994.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推动社会主义向前不断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者对科技发展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都对世界科技革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在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在为推动科技发展所采取的科技体制、经济体制、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等方面存在严重偏差,因而未能实现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原因之一.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发展,则从另一侧面展示了科技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展望新世纪,在知识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主义运动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不发达的基本国情,决定了21世纪中国农业将面临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实现我国家业跨世界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的方针,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这一中心,大力实施科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相似文献   
996.
知识的生命在于创新,而素质教育的第一功能就在于驱动创造。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必须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及国家创新体系要求认识知识创新的必然性。而知识创新吁求教育革命性的变革,其核心内容就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97.
恩格斯提出了哲学现实化的时代任务,开启了哲学通达社会现实的思想道路,冲破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的思想束缚,破除了其神秘主义的体系外观,批判性地吸收了其哲学中蕴含的改变世界的辩证法精神,将之改造为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辩证法承载了这一新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功能与使命。它不是机械形而上学和非批判的实证科学,而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历史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恩格斯将辩证法、唯物主义与认识论统一起来,扩展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和历史性内涵,开创了具有鲜明实践批判性特质的唯物辩证法,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是洞察资本主义本质和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武器。恩格斯的辩证法立足“自然—生命—劳动—人类”有机整体的大历史观和人类史观,澄清了观念范畴得以生成的感性前提,澄明了社会现实乃是过程的集合体,提高了人们理解事物矛盾运动本质的思维能力,把辩证法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在人类认识史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方面引发了重要的方法论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范式的方法论革新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9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基于对新时代背景下治国理政大方略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的深刻思考,以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为切入点,先后组织开展了五次党内集中教育,探索出常态化制度化的党内集中教育新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提出了“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新征程上,必须加强党内集中教育,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99.
“心学”是共产党人党性教育的必修课,它关注的是人主观世界的精神改造问题。从“心学”角度透视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自我革命涉及“使命型政党”的理解,社会革命涉及“使命型政党”的追求,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通过“使命型政党”的塑造过程实现有机统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彰显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标示共产党人的价值定位,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展现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共同构成了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逻辑。“心学”为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注入强大的实践动能,要立足“公心”深化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价值蕴涵,要立足“诚心”构筑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智慧,要立足“戒心”提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1000.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三平村地处国家4A级三平寺风景区,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耕地面积2190亩,山地面积60360亩,有8个村民小组,496户2026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221人,占总人口的10.9%。在这些老人中,有“五老”26人,“五老”遗孀15人,“五保”户2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