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0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71.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丰富多采 ,流派纷呈 ,且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 ,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五花八门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研究 ,探讨其共同的精神实质 ,即它们的反叛性、创新性和多样性 ,以期引发对人类文化的现代性特征的思考  相似文献   
72.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盈利模式是一个瓶颈问题。因广告被鲸吞、内容被替代、受众被分流、赢利平台被覆盖,传统媒体盈利模式被新兴媒体全面颠覆,已有融合实践收效不甚显著。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需要依托新兴媒体平台为专业化内容重构有效盈利模式。这一任务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如何依托新兴媒体平台,主要关乎盈利模式构建的基本方向;二是怎样有效争取收入,主要涉及盈利模式构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3.
"戏说"颠覆历史真实的意义不能一概而论.单纯的"知识性颠覆"并非作品价值评价的核心标准,亦非"戏说"."精神性颠覆"蕴含新型历史认知,以真理正义和精神创造至上原则为价值基础,超越了"戏说"境界."情感性颠覆"既存在"知识性颠覆",又违背"正当"与"善"的基本伦理原则,也缺乏创造性历史认知,方为否定意义的"戏说".研究历史题材"戏说"必须改变概念滥用、意义误判的现象,以文本叙事伦理的特征为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74.
《染血之室》是安吉拉·卡特重述童话的巅峰之作.论文从细读文本入手,分析了《染血之室》的改写艺术——奇谲的比喻以及与传统经典童话的互文效果,从而阐释卡特对传统童话的颠覆意义.  相似文献   
75.
运用新历史主义的颠覆、抑制、协和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波兰裔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首部作品《阿尔迈耶的愚蠢》彰显出的对帝国的爱憎,指出作品呈现帝国意识的颠覆与抑制的并置并最终导向协和,体现了康拉德对帝国情结的难舍。  相似文献   
76.
作为女性作家,残雪的小说中不自觉地体现着女性的理念。但是残雪又不同于其他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避开了以往女性的创作模式,以怪诞的女性感觉、体验和幻觉,消解了传统的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女性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梦幻的诡秘的女性世界。残雪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恶魔式母亲、复仇式女性、圣洁化女神。通过这几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将男权主义的中心话语和审美趣味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解构,打破了"母性神话",显现了女性自我的主体意识。残雪的女性形象设计是和残雪关于女性的自我存在和人类存在的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其女性主义观点是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混合剂。  相似文献   
77.
颠覆传统——《儒林外史》的解构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解构主义特征的小说,颠覆传统是吴敬梓的创作宗旨之一。他经由对丁言志、聘娘等形象的塑造,颠覆了才子佳人小说的传统;经由对张铁臂、沈琼枝等形象的塑造,颠覆了豪侠小说的传统。对传统情节模式的解构,赋予小说鲜明的写实品格,表现了作者直面人生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78.
作为当代具有女性意识的女作家之一,铁凝一直以其无限的同情、爱、悲悯和理解关注着女性世界,用汉字重现女性生活的本真状态,以其强烈的女性意识探索两性之间的关系,所以铁凝早期文本对女性命运进行艰苦探索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展现了一幅别开生面“男性真相图”。  相似文献   
79.
沈从文在1930年前后创作的一批“浪漫传奇小说”,在沈从文文化观念的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它们强烈、浪漫地表达了沈从文“理想的人生形式”,可以说是沈从文文化观念的内核。创作这批“浪漫传奇小说”,是沈从文寻找湘西苗族文化“传统”、建设湘苗文化主体性的一种努力。沈从文通过对汉语中心霸权的颠覆和改写,获得了苗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肯定,“发现”、重塑了湘西苗族的“人性”,以此建立起他的“人性的小庙”,并且,沈从文试图从湘西苗族文化的特殊性中发展出普遍性,用以对抗汉族和西方的文化普遍主义(现代性),以“人性的小庙”作为边缘文化反抗“现代性”的抵抗性话语。  相似文献   
80.
无名氏小说:一条颠覆经典与建构审美理想国的欲望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成 《东南学术》2002,(6):129-134
本文试图通过对无名氏前后两个时期小说的研究 ,探究其前期的“新浪漫主义小说”是如何在40年代“颠覆”“大众经典” ,以及后期的现代主义巨著六卷《无名书》是如何通过对生命的追寻和存在的确证来建构其“审美理想国”的现象 ,来说明无名氏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