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2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47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五至十二岁是汉代马匹的正常服役年龄,在"传驿马名籍"简中的"乘"与"柱马"有特定的含义,不是"骑乘"与"待用的马"."乘"即"騬",是指去势的公马,与牝、牡相对;"柱"同"主","柱马"即"主马",是指驾车的辕马."卒"与"倅"、"萃"通,"倅马"即副马,与"柱(主)马"相对.  相似文献   
32.
马是<包法利夫人>中一个重要的独立主题,它在构建小说多层次结构、场景功能叙事、人物形象塑造和象征意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马的主题展现了福楼拜独特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33.
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出土文献资料--青铜器铭文中得以证实.最早的体育项目与上古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射箭和驭马便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34.
老舍在旅英期间写成的域外小说《二马》,讲述了来自"文明古国"的中国人在英国的一段饶有意味的生活故事。本文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老舍的《二马》进行解读,认为在《二马》中,老舍对小说的语言、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等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新奇陌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5.
文学界对凯瑟琳·安·波特的研究多停留在其写作风格上,实际上,如果结合小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8年大流感爆发的背景来看,她的短篇小说《灰色马,灰色的骑手》是一部创伤小说。其中的创伤叙事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创伤修复,更揭露了被帝国战争话语掩盖的集体创伤,是对历史叙事的一次积极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36.
安徽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形成了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地无缝对接的新格局,为合芜马区域统筹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并由此催生了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区域内共享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芜马区域产业发展及人力资源供求变化的基础上,从创新人才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详细研究了合芜马区域创新人才共享在思想观念、客观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从构建创新人才共享的环境、机制、保障体系三方面来提升人才共享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
宋明理学在整合儒、道、佛三教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舍传求经”、“疑经改经”、“六经注我”三个阶段。这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新的千年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就要在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创建新的中国哲学。创建新的中国哲学,第一步,要回到中西马的原创文本;第二步,发现其理论本身的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产生的问题,对理论的绝对性提出质疑;第三步,在综合各种理论与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再创造,即创建有特色的、全新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38.
对失去汉学中心的焦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桦 《北方论丛》2005,(1):49-51
法国巴黎曾是国际汉学首都,产生过伯希和、马伯乐、葛兰言等一批汉学大师,其中伯希和的汉学曾经影响到陈垣、陈寅恪、吴宓、傅斯年等人;20世纪后半叶,国际汉学的首都迁往美国.自本世纪20年代.阿恒、胡适等人就在不同场合纷纷表示出汉学中心不在北京的焦虑.这种焦虑直到今天并没有得到改变.它需要我们今天的学人立即开始脚踏实地的汉学工作,以期早日使汉学中心重返华夏大地.  相似文献   
39.
稼轩词中的马意象不仅在数量上 ,更主要的是在质量上全面超越了其他词人以及他在词中所使用的其他意象。辛词中主要以宝马意象寄托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另外 ,辛词中的马意象还表现在为游冶与游春主题服务 ,在大量的送别诗中使用 ,以马衬托骑马人之高贵身份 ,以及以宝马、众马衬托场面之壮观。辛词中的马意象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 ,对这些马意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  相似文献   
40.
夏兆辉 《阴山学刊》2005,18(2):17-21
马是杜甫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杜甫从“宝马英雄”和“骐骥不遇”的传统母题出发,运用中国传统文学特有的意象模式来抒写自己的英雄情结和“不遇情怀”。杜甫创作的各个阶段诗人心象与马意象存在内在联系。杜甫绘制的马意象图不仅是自己人生的缩影,而且是自身价值追寻的过程。尤其是“病马”、“老马”、“瘦马”等描写丰富了马意象的主题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