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90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赵兴勤  赵韡 《晋阳学刊》2011,(2):118-121
《西游记》的域外传播接受,因资料较难寓目,目前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如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棘树散人撰《西游记骨目》一卷,不见于目前大陆已出版的所有《西游记》研究资料汇编,亦很少见于各家《西游记》研究著述。对此类资料加以蒐辑、整理和利用,既可拓宽文学史料学的疆域,又可使小说传播与接受的历史链条趋于完整,对当下之《西游记》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语义场成员的来源和用法的考察,笔者发现古人对身体的骨骼系统认识是比较粗疏的,对应的古英语词汇突出的是主要骨骼部位。随着解剖学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对骨骼部位的划分更细致了,英语借用了拉丁语中国际通用的骨骼术语。通过语义研究,发现在英语"骨"语义场,有个典型特征,即邻近身体部位的意义相互转换。这对其他身体词语义场研究也是很有启发作用的。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并分析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两种治疗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22年3月期间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并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研究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方式。结果 研究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情况,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研究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再出血以及颅内感染等情况的总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二者治疗方式均有效果,但是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语法义素存在于可语法化动词的微观语义结构中,它作为一种范畴化义素,决定着一个动源虚词的生成。在动词语法化过程中,理性义素溶解,语法义素凸显增强,最终成长为完整的语法意义。语法义素通过结构激活或主体识别加以凸显,前者主要凭借一个句法渐变机制,后者则在主体认知域的转变中实现语义的跃进。语法义素的确立,构成可语法化动词深层的语义理据,使我们对“语义相宜性”问题的认识更加具体化。  相似文献   
95.
民国初年正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比较大的变化。《民权素》是民初刊行的大型文学杂志。通过对杂志内容的考察可以看出民初婚恋观念的变化、文体形式的变化和戏剧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6.
清代初期画坛六大家之一的恽寿平,早年抗清,失败后誓不入仕,隐居武进老宅,倾情诗书画,既为谋生,亦是萌志。中年赁居常州城中白云溪畔,先借画室,后扩为家,并终老于此。文章阐述了他与另一书画大师王翚艺术互慕、事业相助的终生友谊,总结了其绘画艺术特色,即独创“没骨花卉”技法,并引领“常州画派”风靡清代早中期神州画坛。  相似文献   
97.
受魏晋玄学思潮影响,谢灵运在《山居赋序》中提出的"去饰取素"与其赋序中同时提到的"意实言表"、"遗迹索意"一样具有浓厚的玄学色彩,其内涵复杂微妙。总体风格上的"废张、左之艳辞"而取"朴素自然"是其表层含义;审美鉴赏上的"超越辞藻形式"而取"心境的素朴"是其深层含义。大谢归隐始宁而玄佛仙兼融的心灵世界又丰富了"去饰取素"的玄理内涵,也使《山居赋》的玄理指向有别于西晋以来的其他玄言赋。  相似文献   
98.
《论语》“绘事后素”章释义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所与杂"谓之素,"不亏其神"谓之纯,"素以为绚兮"是对庄姜纯素美的概括。"绘事后素",典出《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缋之事后素功"句,指绘画中最后施以素功(用白彩等去其渍污),修整画迹。"礼以节人",礼的作用可比于"素功"。"礼后乎"指恭慎勇直等需要礼随其后节之,以避免过或不及。"起予"指"发明我意"。  相似文献   
99.
"风骨"一词在汉语诗学批评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范畴,汉文化中,它最早源于人物品评,随后转向诗文、书法、绘画等多个艺术门类。值得研究的是在我们多民族大家庭里,特别是在我国彝族发达的诗文论里,"风"、"骨"有别样的内涵,它们同样在自己的诗学理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从宋人綦崇礼所撰骈体《代宰执贺顺州进枸杞表》展开,论述该文中提到的典故出处和后人对该典故的演绎,并就植物枸杞及何为"地骨"进行简单说明,重在考察该种药材在中世纪中国的用途、产地、种种"传奇"以及因人们对这些"传奇"的追崇而导致的这种药材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