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8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475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地域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颍川士林之风,概而言之,有六个方面:积极入世关注社会的政治态度;崇尚名节始终不渝的价值取向;上下求索追求贤能的探索精神;团结合作共赴时艰的奋斗精神;注重文事热心教育的文化传统;重视教化以德感人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2.
93.
神人、真人、至人、圣人是庄子哲学中精神自由的代表,具有自由自在、自至而成、自然而然、自性逍遥的特征。“神人”观念在被道教用来深化方士的神仙思想、构建游仙思想时,演变成为一种信仰。由于道教理论基础的先天性不足和宗教实践方式的可验证性,游仙思想最终走向了破产。但“神人”观念却由此从现实生活和文学创作两个层面对魏晋时期的精神生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之中。  相似文献   
94.
一座国际大都市.不能只靠钢筋水泥浇成的高楼大厦支撑.更要靠城市文化支点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严格地说.文化总量、整体文化质量与上海的城市地位还不完全匹配……我们没有理由去遗弃这段灿烂的文明。认识了以后.理解了以后.你就知道今天上海这座城市在经济上腾飞是必然的……现在上海人和文化界都非常地亢奋.大家都感到这座城市的面貌要巨变.相比起来.九十年代以来只能算是大变……  相似文献   
95.
汉魏之间的文学史和思想史构成一种互动,其结果是古典抒情诗在知识系统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以拟代诗为核心探究魏晋文体论和文人论的内涵,指出一般所谓的"人的自觉"是文人集团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志,不应该局限在近代人文主义观念下理解,而"文的自觉"是特殊的文人生存空间的符号化结果,拟代则体现出文人对自己已经历史性置身其中的空间地适应;在赠答诗的分析中进一步涉及魏晋文学空间拓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啸咏     
魏晋士人雅爱啸咏,与饮酒、服药、围棋、发散等一样,啸咏亦为魏晋风流的主要标志之一。所谓啸咏,俗称吹口哨。具体地说,啸咏之“啸”,即指缩口撮唇提丹田之气所发出的自然之声;啸咏之“咏”,即指延长声音。故啸咏又称长啸,特指一种抑扬顿挫、起落有致、宛转连绵的口哨声。因其往往合乎音律,又别称啸歌或歌啸。魏晋人论乐,认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因为其渐近自然之故。而啸咏以其纯任自然,不借它物,心有所感,撮唇为音,正适于士人放情肆志,逍遥己心,故深为士人所爱。在被称为“中国的风流宝鉴”的《世说新语》一书中就多处记载了魏晋名士的啸咏…  相似文献   
97.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哲学思潮,它崇尚理性思辩,追求人性“自然”,开创了一代哲学新风,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为时代风潮,它在扬弃儒学的同时更闪耀着人性发现的绚烂光芒。  相似文献   
98.
自汉武帝限制封国势力以来 ,最早对西周封建表示肯定的是东汉末年的司马朗。不久 ,董昭又提出“修古建封五等” ,但其真正目的在于突破汉代异姓只能封侯的限制 ,为曹氏代汉铺平道路。直到曹魏后期 ,随着门阀势力的膨胀 ,才有人主张从藩屏王室的意义上实行封建。受这些议论的影响 ,司马氏在禅魏前后进行了三次分封。但这些分封最终并没有起到藩屏的作用 ,主要原因是分封制与现行的郡县制和都督制有着深刻的矛盾 ,难以彻底实行。真正加强宗室力量的措施 ,正如唐长孺先生所指出的 ,是曹魏后期开始推行的宗王出镇制  相似文献   
99.
魏晋名士与伊壁鸠鲁学派都重视追求个体快乐,但是,他们在产生背景、生活方式与哲学基础这三个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比较,这两个群体能够被人更好地理解.  相似文献   
100.
近代学者许思园认为李白天才至上的思想、抛弃和超越的热情以及独步千载的影响力,与西方浮士:德精神相通。但李白对生命和谐的追求、功遂身退的人生理想、酒与月的审美诗情,更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李白的宏大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放大与时代气象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