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431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569篇
社会学   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简论康德与黑格尔的宗教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明 《文史哲》2006,(3):138-143
康德与黑格尔的宗教观出自启蒙运动的思想背景,虽然他们对启蒙的宗教批判持有不同的态度。基于相同的理性主义的立场,他们提出了目标一致的建立道德性宗教的主张,但在对宗教的性质的解释上却有所不同。康德将宗教看作是出自道德的需要,“上帝”是为了实现至善而设定的“公设”;黑格尔则把宗教看作与哲学一样都是纯粹的“思”,其目标是把握真理,“上帝”即是一种真理。他们的宗教哲学的一个共同缺陷,是忽视了宗教最本真的意义在于它作为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102.
历史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黑格尔站在历史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恶”是一种历史进步的动力的思想,实现了对其前人在这一问题上的超越。他的理论基点是人的无法摆脱的“自然属性”,从而肯定了恶的起源及存在的合理性。黑格尔“恶动力说”在批判继承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本体论的高度肯定了“恶”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科学地阐述了“恶”在历史进步中的积极作用,受到马克思、恩格斯赞扬,其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宝贵素材。  相似文献   
103.
黄学胜 《江右论坛》2007,8(4):41-44
卢卡奇通过对革命形势的诊断和对第二国际理论家的批判,提出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仅在于其革命的辩证法思想,这一思想代表了《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基本理论旨趣,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方向.对这一问题的解读有着重大而现实的理论意义.但反思地看,他只是在知识论路向上将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归并到了黑格尔哲学中,从而错失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为此,必须首先全面地申说卢卡奇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而相联于马克思本人的哲学革命,卢卡奇的这一思想方能得到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4.
王干才 《唐都学刊》2003,19(1):98-104
马克思开创的实践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它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独白",又不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而是直接根源于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并历经萌发、酝酿诸阶段,最终得以在马克思及其后继者创造性的理论活动中形成和确立。  相似文献   
105.
正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牟宗三被视为港台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与现代新儒学发展的巅峰。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界虽已开始关注和研究牟宗三学术思想,但从总体上看,相关的研究专著并不多见。截至目前,国内对牟宗三哲学的研究较为集中于道德的形而上学,而且是从康德哲学的角度入手,着力探究牟宗三哲学与康德哲学之间的关联。应该说,这样研究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虽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亦有其不足与限制。众所周知,牟宗三是以一人之力完成康德的三大批判译注而闻名于世;而且,他  相似文献   
106.
黑格尔的音乐哲学是其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思辨哲学由此成为他解决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重要范畴.黑格尔对艺术的诠释以形而上学与辩证为基础的论证方式,构成了他阐释音乐的独特视角与方法,同时也意味着他受哲学思辨的构架而忽视了其他形成音乐艺术及其演变发展的诸多因素.如果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具有内容意蕴,即内容与形式从来就不该被二元性思维所规定,以此作为论证内容存在的合法性以及重新审视面对音乐的审美方式,则具有其理论反思的价值.黑格尔对于理想音乐的美的本质的审美判断,调和了音乐美学中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长期以来的论争焦点.他对形成于古典主义的性格范畴及浪漫主义器乐形而上学的创作趋势的质疑,显示出对音乐现代性的批判预见.  相似文献   
107.
提香,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领军人物。黑格尔,德国美学史上美学思想之集大成者,美学方面代表著作为《美学》一书。本文运用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对提香作品进行简单剖析诠释,从四个方面分析提香作品中所体现的黑格尔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8.
109.
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进行考辨,构成了诺曼·莱文解读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路径。莱文在分阶段、历史性地考察这种关系的过程中,强化了在哲学史上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的解释逻辑。与此同时,莱文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去黑格尔化"的学术要求。莱文实现的是一种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再考证"。然而,他的话语却存在着深层的矛盾和理论困难。  相似文献   
110.
胡风文艺理论中的黑格尔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苇  周斌 《齐鲁学刊》2001,1(1):123-128
胡风与黑格尔之间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历史关系。一方面,在文艺领域,胡风确实继承了黑格尔的某些哲学思想,这种继承使胡风的文艺思想在整个左翼文艺阵营中具有另类的风格。这在“事实”与“价值”的分立及其理论文本的“认识的魅力”、“黑格尔式的论证”等方面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在意识深处,胡风对黑格尔式的哲学方式是予以“反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