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431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569篇
社会学   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费尔巴哈被称为黑格尔与马克思的"中间人",又因其创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体系,而被称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因此无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还是在西方哲学史中,费尔巴哈都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思想地位。多年来,关于费氏的研究一直是哲学界的热点和焦点,新成果也是层出不穷。2012年6月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费尔巴哈论基督教》(董兴杰、才华著)是费氏研究的一部新著,而且是近年不多见的一部以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本质揭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论是康德历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康德的历史哲学几乎建立在这一理念的设定之上.康德的目的论是一个消极性的理念,因此它无法解决康德历史哲学中的二元论.康德之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如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鉴于康德历史哲学的二元论困境,将康德消极性的目的论转换成积极性的目的论,即将目的论实体化和主体化.费希特的“自我”、谢林的“绝对”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目的论的实体化的表现,他们从这种实体化的理念当中演绎出各自的历史哲学,从而产生了思辨的历史哲学.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说,没有目的论,就不可能产生思辨的历史哲学,我们应当重新看待德国古典哲学中目的论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对音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他认为:音乐比自然的声音更有表现力,用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内心活动;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够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内心活动,只有经过人为选择、艺术组合的声音,才能成为音乐,才能具备这样的表现力;恰当的表现方式和精神内容是音乐成为真正艺术的必要条件,音乐作为经过人为选择和艺术组...  相似文献   
994.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包含了人类自由本性实现的两个合理性层次:即公民作为需要和利己的个体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充分实现其特殊利益和目的的自由实践,以及作为自治主体自愿选择或加入某种社会团体或共同体的自由实践。前者主要是指实现个人所有权的需要体系,体现为公民的经济自由;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为公民对自身自由与权利的自我维护或自治,体现为公民的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995.
"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它既确证了人的主体在场性,又支撑起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构架。因此,"实践"已经超越传统的认识论范畴而饱含了丰富的本体论意义。以此为视角,需要考察黑格尔早期哲学中"经验"概念,说明其与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之间隐藏的源流关系;借用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经验"概念的解读框架与存在论视角,论证马克思在阐述主体的实践特征中对本体论维度的持有,这一方面成为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抽象的重要原则,另一方面也引导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96.
997.
由车尔尼雪夫斯基开创到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成熟的悲剧理论是西方悲剧理论发展的另一走向,即从外部寻找悲剧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在车尔尼雪夫斯基扭转从悲剧人物自身寻找悲剧产生原因的倾向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地从社会历史的方面挖掘了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98.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是黑格尔对同时代政治经济学所揭示出来的社会问题进行长期思考的一个产物。它不仅对疗治西方现代社会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且对后起的东亚国家建构市民社会也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主要通过对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对外关系理论的分析,探讨其对后来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影响,并指出它们对解决当前国际关系领域中一些问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黑格尔体系的最大最致命的弊端在于把世界历史的理念模型这种纯粹思维规定同存在等同起来,他的辩证综合未能超出近代形而上学的樊篱,反而成为这种古典学说的最集中的代表,他对艺术问题的许多精深见解湮没在整体体系的形而上学谬误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