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通过当前发生在学术界的一些现象,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存在着的一些不正常的研究心态。明 确地提出学术研究必须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由的科研心 态;必须坚持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不可以跟风,更不可追名逐利和浮躁;必须正确对待科 研和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92.
小说<毒瘾难戒>被视为澳大利亚一部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作.该小说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作者加纳的语言艺术,她很善于使用形象具体的词语将抽象的人物内心表选出来,语言细腻而流畅.本文精选了小说中一些有特色的语句,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在语相层、词汇层、句法层、修辞层四个层次上分别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该作品朴实、形象和细腻的语言特色并借此更好地体会女主人公痛苦矛盾的内心状态.  相似文献   
93.
以性别视角细读《色,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别视角细读<色,戒>,小说叙述了民族抗日题材中的性别悲剧,在情节发展中写了女人与男人中的"这一个",隐含着作家关于民族与性别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94.
《周颂·臣工》作为《诗经》农事诗中的一篇,长期以来专论甚少,但历代各家译注解题并不一致,诗旨错综驳杂、分歧甚多,按其旨要可大致归并为助祭乐歌,戒农官之诗,春耕籍田说,薅礼乐歌说,省耕告诫说五类。今从文献文本和相关资料进行辨正可以得出,此诗为成王省耕时告诫群臣、农官、众人时的乐歌,从而表示成王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重视,起督促农事的作用。因此,了解和考证这首诗的真正意旨,对现今社会仍具有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5.
通过引入惯性力势能的方法,给出了转动参照系的机械能守恒形式,并结合实例把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于转动参照系中.  相似文献   
96.
宋代哲学生态观与宋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代是一个人文鼎盛、富于理性精神的时代,理学家们"究天人之际",对天人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观念.相应地,宋代诗人创作的大量描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诗歌,亦表现出朴素的生态伦理意识.宋代诗人亲近自然的"物与"情怀、戒杀爱物思想及其放生举动,均在诗歌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生态伦理精神,成为宋诗在内容主旨方面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97.
度戒是瑶族地区最为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在过往有关瑶族度戒仪式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将研究视角集中在仪式中的男性身上,而对于仪式中的女性关注少之又少.此种研究盲区不仅使我们难以窥探度戒仪式的全貌,同时也是对在仪式中扮演一定角色的瑶族女性的不重视.基于此原因,本文以广西宁明县海渊茶场一个瑶族村寨的度戒仪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度戒仪式的过程展现,从中探讨仪式中不同年龄层的女性角色,从而达到真实、全面展示仪式及客观评价仪式中女性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佛教孝亲观是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佛教中国化为总体背景,考察了宋代以降中国佛教孝亲观的内容及其特色。文章认为:宋代契嵩为代表的《孝论》是中国佛教孝亲观系统化形成的标志,宋代以后,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佛教的孝亲观与儒家纲常更加接近,形成以佛言孝、劝佛行孝、助世行孝的统一,佛教孝亲观走向中土化、世俗化,并力倡持戒与孝行的统一、孝顺与念佛的统一,使“戒孝一致”、“孝顺念佛”成为宋代以后中国佛教孝亲观的特征,从而达成了佛法与纲常名教在孝亲观上的契合,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化佛教的特色  相似文献   
99.
先秦儒学倡导木讷寡言,基督教则力戒以隐瞒事实真棚为主要形式的谎言。晚明来华耶稣会f在沟通和揉合这两种不同的言论观时,依据其既定的适应策略,挖掘和突出共同点,淡化分歧点,尽力使基督教戒谎思想带上儒学的色彩而易于为中国人所接受。不过由于在耶稣会士的宗教使命与其道德信条之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此当涉及到神父们自身的道德践履问题时,戒谎信条便面Il缶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0.
清代官箴是彼时为政官吏的宦海指南和行为规范,其中对为官者提出了颇多道德要求,而"清廉"一端是其再三申述的政治伦理.如何做到官员的清廉,清代官箴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途径:力倡清廉思想,营造风清气正的官场氛围,如倡导节俭,抵制贪渎,反对奢靡;极力培养与清廉相关的官德修养,如仁慈爱民、秉公去私、戒骄戒怠、慎独自律等;主张在处理政务和人际关系中要注意践行清廉智慧,无论是对待上级、同僚、下属,抑或家属,都能时刻保持清廉的观念与行为.清代官箴中的清廉之道对于当今反腐戒贪不无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