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0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28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73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458篇
理论方法论   116篇
综合类   2247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3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784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日本人心理的二重性和不确定性,是近年来中日关系亲和度不断降低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影响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对待中日关系我们除了要坚持原则、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要采取理性的态度,从大局出发,把国家利益奉为最高原则,正确对待历史认识问题。地缘的安全稳定及经济的互利合作等多方面因素,要求两国国民必须端正心态,正视彼此已变化了的现实,加强沟通,增进理解,谋求双赢。  相似文献   
32.
1858 年日本与欧美诸国先后缔结修好通商条约, 大体构建了日本与西方列强之间的近代条约 体系。 由此直到 1871 年 《中日修好条规》 签订, 在日中国人一直以 “无条约国民” 的身份生活在开港后的 日本。 为了寻求出路, 他们往往通过借用欧美商馆名义或受雇于欧美商馆等形式获得合法的居留和贸易权 利, 因身份而受到多重限制和双重管理是当时在日中国人所面临的现实处境。 通过对这一时段在日中国人的 生存状况及其管理问题的历史考察, 既可加深对日本华侨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其历史作用的理解, 也可为深入 研究近代中日关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3.
人口老龄化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储蓄、资金供给、利率等多个要素,进而成为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释人口老龄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口老龄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作用,加快项目建设和更新改造,同时还要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注意投资与消费和出口比例的协调,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4.
研究杯芳烃衍生物二丁氧基杯[4]芳烃用作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液时醇同系物、苯同系物的传质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35.
[提要]人类学是关于现实主义的学科。文章明确区分了现实主义和科学主义(或者说客观主义),认为现实主义应该确认包括民族志在内的所有知识得以产生的语境及其偶发性。而科学主义(一套将科学作为权威来源的说辞)却悖论式地否认科学本身得以生成的语境。一个现实主义的视角不但以社会经验为依据,并且也意识到以此获得知识的种种局限性。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斥着市场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审计文化以及各种强权暴政,这些势力出于其自身政治利益的需要,正想方设法取代各种质性的修辞研究,从而遏制批判性的思想。有鉴于此,现实主义不啻为一个探索人类学理论所蕴含的政治意义的较为恰当的视角。  相似文献   
36.
[提要]有清一代,清朝统治者面临以“夷狄”统治“华夏”、以“少数”统治“多数”的现实,为了实现对全国各族人民的统治,他们采取了兼顾利益和平衡关系的策略,一面反复强调“满洲根本”“首崇满洲”的基本国策,一面又不断强化“满蒙一家”“满蒙一体”“满汉一家”“满汉一体”的民族观念。在推进“一统中国”的进程中,清朝统治者提出了多民族“一体论”,从思想文化、用人制度、经济生活、民族关系诸多方面制定政策并付诸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治统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满、蒙、汉等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7.
[提要]东北边疆诸部族多精于骑射、崇尚武功,为保持满洲“尚武”习俗、提高军队战斗力,清政府对“新满洲”八旗进行以“国语骑射”为主的兵丁教育;为了培训和教育大批满洲八旗的军事预备役及后备力量,又在东北各地筑城及设置八旗驻防的同时,陆续设立八旗官学、义学等教育机构,对“新满洲”八旗官兵子嗣进行系统的旗学教育培训。另外,发遣东北的汉族流人以私塾和教书授徒方式开展的私家教育,也成为“新满洲”八旗子弟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8.
[提要]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法兰西民族的建构强调“公民民族”的理念,主张共和主义的价值取向,由此在诸多层面上极力淡化自身与其民族成员的“族裔”属性,但这并不能否认其现实中客观存在的诸多少数族裔群体及其所谓的“民族问题”。在当代法国社会中,其民族构成主要包括两大范畴的族群,即本土族群和外来族群,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分别被“剥夺”了作为少数族裔的主体性存在。与之对应,法国所面临的民族问题也表现在两个层面——以地区主义运动为代表的本土少数族裔问题和以移民为代表的外来族裔问题,两类民族问题的存在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表明,法国的“共和主义”原则在应对和治理其日益多元的社会现实方面具有结构性局限。  相似文献   
39.
[提要]法国政治话语中的“solidarité nationale”,字面之义为“民族团结”,但并非汉语语境下通常所表达的含义,其实质是“国民团结”,它折射出法兰西资产阶级共和派所主张的公民民族主义与工农劳动阶层的“团结主义”诉求之妥协。文章阐释了法国“国民团结”概念的内涵及其思想根源所在,指出法兰西资产阶级民族建构思想以及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工农劳动阶层“团结主义”运动,是法国“国民团结”内涵主要体现国家对国民个体的经济社会救助而非聚焦于族裔群体关系的两大原因。  相似文献   
40.
[提要]孟加拉国是全球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洪水、飓风、干旱、地震等灾害给孟加拉国造成了重大损失,其中又以洪水和飓风影响最大,68%的国土面积和71%的人口暴露在洪灾风险之下,最易受到洪水灾害的影响。孟加拉国与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又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孟加拉国的灾害状况和防灾减灾经验对中国的灾害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