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母爱     
易名 《决策探索》2005,(11):87-87
母爱的神圣就在于她是无私的,十月怀胎,是母亲给了儿女们的血肉这躯,十年哺乳,是母亲奉献着那老牛舔犊之情;百年树人,那是母亲一辈子的牵肠挂肚。母爱的伟大就在于她给儿女们铸就了一个圣洁的灵魂,人往高处走,那是母亲对儿女们一生的企盼;水往低处流,那是贤母的伟大宽容,美国历史上第16届总统林肯之所以成为最伟大的人物,其根基源于继母给他一个伟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52.
荐书录     
《中外书摘》2014,(11):40-40
《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第一辑)》(全44册) 梵蒂冈图书馆是欧洲收藏汉籍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其收藏汉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末。现藏汉籍约1300余部,大致可分为六类:基督宗教类、西方科学类、中国古籍类、辞典类、艺术类、舆图星图类。这批文献对中国明清史、思想文化史、天主教史、翻译史、语言史乃至对西方汉学史和全球化史研究,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但长期以来这批稀世珍宝只能沉睡于图书馆中,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外学界迫切呼唤其早日面世。  相似文献   
53.
16世纪英国金融家托马斯.格雷欣提出,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贵金属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逐渐会因收藏等原因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会逐渐充斥市场,这一法则被人们称为“格雷欣法则”,又称为“劣币驱逐良币法则”。  相似文献   
54.
大明决定出兵援朝抗日 公元16世纪后期,日本各地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陆续屈服于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丰臣秀吉的武力之下,全国获得了统一。作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要求朝鲜臣服于他,但遭到拒绝,因而在1592年(万历二十年)发动二十余万大军,  相似文献   
55.
运用现场统计、数理统计等综合研究方法,对第16届亚运会女子排球39场比赛的临场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可找出中国女排在扣球、拦网、接发球等技战术上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女排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关于大学生个性特点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学生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同时为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我们对国际交流学院全体学生进行了卡特尔16PF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和怀疑性等4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在有恒性、敏感性和怀疑性等3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7.
16—18世纪间西欧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潮,这些思潮在西欧近代国家形成中均起过重要作用。我们习惯上较多地重视某些思潮,认为这些思潮起主导性的作用,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易于造成一些片面的认识。各种被认为非主流的激进思潮的传播和实践,同样在西欧近代国家形成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来看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西欧近代国家形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58.
通过定量研究检测了在合作型对话活动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他们二语学习之间的关系:48名不同语言水平的受试分为三组,即高-高水平组,高-低水平组与低-低水平组,每组16人,每组8对;48名受试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完成5个步骤的合作写作任务。结果显示在合作型对话活动中,受试的语言水平对他们产出的相关语言片段和他们的二语学习有显著影响,且受试语言水平越高,他们产出的相关语言片段越多,二语学习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9.
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国造园艺术在西方的影响,情况之热烈、时间之久、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是少有的.中国园林传入西方的过程、英国自然风景园的率先兴起和法国"英中式"园林的产生以及中国园林植物的西传,为中国园林西传及其对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有关这段历史国内外学者意见不一,甚至有部分人拒绝承认中国园林艺术曾经对西方的影响.到了19世纪,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兴起逐渐淡化了中国文化在西方的这种热潮.这种平等双向的中西文化交流戛然而止,但其影响却不会因此而消失,在西方文化中已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中国文化的洛印.  相似文献   
60.
英国14—16世纪的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庄园经济随着农奴制的解体而衰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村手工业品市场不断扩大,农村雇佣劳动者也日益增多。因此,乡村中的商品经济逐渐成长。正是在此基础之上,英国的封建经济结构才得以在乡村顺利地实现了转变,由此推动英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并为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准备了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