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592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29篇
人才学   196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1296篇
理论方法论   348篇
综合类   2372篇
社会学   658篇
统计学   17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9 毫秒
991.
992.
993.
从梁启超、《新青年》《新潮》开始,20世纪中国文学形成了求新乃至一味趋新的传统.从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20世纪一味趋新的结果是悲剧性的:一味趋新很容易以“新”排除其他文学形态,从而导向文化专制,“破旧立新”砸烂旧世界的“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文化灾难就是一味趋新的悲剧结果;而新时期之后的趋新所遇到的尴尬又是以喜剧形式出现的.从文学史撰写的角度看,一味趋新容易造成文学史的单向度与单一化,而不能将文学史复杂多变的立体运行结构呈现出来.事实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吴宓、梁实秋等人就对新文化的一味趋新提出了质疑;而林毓生在“文革”之后提出“比慢”的命题与李泽厚假设当年戊戌变法成功中国可能走上富强的国家,就已经暗含着对20世纪中国文化一味趋新的批判反省.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六十年代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以调整军事工业布局为主旨的三线建设决策。上海市除了参加国家分配的大三线建设任务外,还在江西和安徽等地进行小三线的建设。上海市支援国防的三线建设前后二十多年,为国家工业布局调整和国防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蒋骁飞 《社区》2012,(8):4-4
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一天,一个学生来向他借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学生要借的这本书是极其珍贵的孤本古籍,如果在翻阅的时候稍有污损,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但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季羡林又不忍心拒绝,便对他说:“你过一个礼拜后再过来取。行吗?”学生欢欢喜喜地走了。  相似文献   
996.
《社区》2012,(24):F0003-F000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句流行语叫“三转一响”.在当时这是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富有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中的一个转指的就是自行车.可见当时家庭中如果能够拥有一辆自行车.就比别人要牛气些。  相似文献   
997.
文明是地缘的产物,东西方文明观念根深蒂固的差异源于地理因素。数千年华夏文明始终作为一种整体性力量而存在,文明力量是中国的战略优势之一;过去200年,中国成功地消化了西方文明的冲击,伴随着美国衰落,中国海上进取的门户洞开,固有的国家战略也开始复活;中国应继续保持战略克制,与美协作,实施大战略回归,而西部战略通道的开拓将缔造全新的欧亚世纪。  相似文献   
99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胶东作为山东省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外来资本的影响下,土地占有与使用关系既沿袭着传统的方式,又渗透着资本主义的因素。土地占有者的规模普遍较小,农村各阶层使用土地各有特点。出租地主略占多数,富农阶层较多地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自己耕作土地的形式是中农阶层的最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999.
1000.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大量追寻爱情主题小说。这类小说起源于当时作家们对自身生存困境的解决方式,也受到“五四”人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的影响。读者群本身就热衷于阅读爱情主题小说,又将阅读这类小说作为宣泄“五四”影响退潮而产生的焦虑的途径。再加上出版商为了迎合读者,追求利润,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热潮的出现和发展。在作家、读者、出版商三股力量的合流下,20世纪20年代追寻爱情主题小说的热潮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