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577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自波德莱尔以来,"新奇"成为审美现代性的核心范畴之一.波德莱尔之"新奇"是指艺术家对瞬间呈现的美的捕捉,它标识着主体的"独创性";阿多诺把艺术对"新奇"之物的渴求,规定为艺术对抗物化现实的"动能"和策略;罗兰·巴特的"新奇"则是指"文"的生产性.通过对"新奇"的意义之蜕变的考察,透视出审美现代性展开的脉络及其危机.  相似文献   
102.
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已争论多年.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问题的关键.应该承认文艺有意识形态因素,并能生产出意识形态来,但不能把文艺的本质界定为意识形态.文艺在社会结构中是处于"社会意识形式"的位置,它能产生意识形态功能.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多是持这样的见解的."审美意识形态"的概念是含糊的、难以成立的.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错误,在于它把丰富的规定狭窄化,用抽象的"审美"消解了文艺的意识形态作用.科学的道路是恢复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03.
庾信的创作以其四十二岁出使西魏被留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赋作亦在这两个时期中大致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前期有风格清新绮艳之作,亦有风格凄婉悲凉之作。  相似文献   
104.
论"天人合一"对《三国演义》叙事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基本精神,它在审美旨趣上表现为对中和圆融之美的认同与崇尚."天人合一"促使<三国演义>等古代章回小说在创作构思和谋篇布局等方面追求一种中和圆融的审美理想,努力营造和谐完满的艺术境界.具体而言,天人合一对<三国演义>叙事系统的影响集中表现为<三国演义>的三大叙事特点叙事时空的自由灵活,叙事机制的摇曳生姿以及叙事结构的严整圆满.  相似文献   
105.
大众文化生长是一个历时的动态过程,是新时期小说写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语境,它深刻影响着小说的叙事。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刘绍棠的乡土侠士传奇到中后期的王朔写作与市场化的结合,反映了新时期小说叙事背离政治启蒙和精英话语而走向大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6.
Prominent authors in the behavioral genetics tradition have long argued that shared environments do not meaningfully shape intelligenc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However, we argue that these conclusions are erroneous due to large violations of the additivity assumption underlying behavioral genetics methods – that sources of genetic and shared and nonshared environmental variance are independent and non-interactive. This is compounded in some cases by the theoretical equation of the effective and objective environments, where the former is defined by whether siblings are made more or less similar, and the latter by whether siblings are equally subject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 in question. Using monozygotic twin fixed effects models, which compare outcomes among genetically identical pairs, we show that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ively shared environments significantly moderate the effects of nonshared environments on adolesc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verbal intelligence, violating the additivity assumption of behavioral genetic methods. Importantly, these effects would be categorized as nonshare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in standard twin models despite their roots in shared environments. These findings should encourage caution among those who claim that the frequently trivial variance attributed to shared environments in behavioral genetic models means that families, schools, and neighborhoods do not meaningfully influence these outcomes.  相似文献   
107.
中小学艺术教育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对于培养和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知善恶,识美丑,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切实改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重视美育的功能与作用,推动学校真正从应试教育职能转变到素质教育职能上来。  相似文献   
108.
沈从文以湘西边地风俗和社会历史人生为题材的作品,在中国南方地域文明的背景上,揭示了历史演进与人伦道德二律背反的永恒悖论,也为历史长河和人类生命神性的不竭长流作出了悲们而执著的注解。  相似文献   
109.
贾庆军 《殷都学刊》2011,(3):136-141
在考察黄宗羲关于"天"的概念时,我们会发现他提到了两种"天"的概念:一是他认为"天"即"气",是万物的始源;一是他认为"天"即"理",是万物的主宰。这两种概念是不冲突的,毋宁说是互补的。无论是"气"之天还是"理"之天,终归是一天。"理"之天不过是"气"之天的一项重要功能的体现。而这就展示了东方哲学的独特逻辑,即部分与整体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从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产生的时代和地理背景入手,对此墓人物画像的艺术形式的特征展开论述,探析其画像的审美内涵,考察此墓人物画像的艺术价值。同时,在对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人物画像审美内涵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其对后世魏晋画风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