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577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是指彝族地区没有进入社会主义之前,凉山地区则特指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以前的彝族的家庭教育。彝族的家庭教育的产生是彝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具有阶层性,等级性、早期性的显著特点,既注重实践,提倡学以致用,又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92.
“自然状态”理论是诺齐克政治哲学的基础:个人在自然状态中所拥有的权利,即“以人为目的,而不仅仅以人为工具”,这是人的基本要求,以此形成市场原则和确立政府才会具有合法性。诺齐克禀持康德的道德直觉,但他将康德的“人(Humanity)”改写为“个人(Individual)”,使“消极自由主义”的个人至上原则(Libertarianism)走向极端。诺齐克的“自然状态”是意志自由的直觉假定、是人的自然权利、是一切社会规则的前提。  相似文献   
93.
传统陕北秧歌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在演出场面、表演队形、表演风格、采用音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传统陕北民间秧歌的现代转型使其同时为民间文化事象和民众活动方式而存在。转型后的现代陕北秧歌在对民众的审美教育和精神团结、行为范导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将陕北秧歌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开发出来,将十分有利于现代和谐这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4.
中国古代摔跤运动发展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抵”认作戏剧的前身或雏型 ,马端临认为角抵是“杂技之总称”,不专指摔跤 ,这都是有一定的道理 ,不是牵强附会之说。也许摔跤在汉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向着艺术表演的方向发展 ,于是发展出“角抵戏”,一是在分化演变的过程中继续保持体育竞赛的原有性质和特点。河南登封县汉代画像石刻中划画着角抵的情状 ,画中有两人窄袖束带 ,头戴角形帽 ,作摔跤状。三、唐宋时期的摔跤运动摔跤运动的这种分化和演变发展到唐代仍在继续。在唐代戏剧表演中也有角抵戏 ,它一般被安排在正戏演完之后。《唐音癸签》中说 :“角力戏 ,凡陈诸戏毕 ,左右两…  相似文献   
95.
对数字化技术的价值探析,需要有人文理性的意义维度,以廓清其与人类预设的文化命意和精神旨趣相协同的可能限度,即数字化技术方式背后的哲学局限与艺术美学悖论。前者表现为数字标准化对事物个性意义体认的限制,数字平面化对事物深度认知复杂性的限制和数字的知识化对意志自由的限制;后者则蕴含了数字虚拟与艺术真实、文学在线与文学性消散、个体中心与主体边缘、精神临场与身体缺席等方面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96.
从宏观的角度考察 ,山顶洞人粗陋的装饰品的出现 ,不仅将我国工艺美术的源头上溯到旧石器时代后期 ;而且昭示出山顶洞人之原始宗教观念 ,以及原始初民爱美、追求美时 ,那由朦胧而逐渐清晰起来的历史足迹。  相似文献   
97.
以“先性后命、重性轻命”为核心的全真性命论 ,主要包括“性命双修”、“先性后命”、“性神命气”与“昼命夜性”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全真性命论虽然渊源于钟吕 ,但其“先性后命、重性轻命”的性命论 ,与钟吕及内丹南宗有明显差异 ,除受到儒、释、道三教影响外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的内丹实践经验 ,也是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化肉体长生为境界超越的全真性命论 ,不仅是对传统道教的变革 ,而且也是向先秦老庄哲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98.
由于古希腊哲学万物归一的思路以及精神和物质混淆不清的世界观,导致了不少人在理解"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时,既忽视这一对概念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等不同范畴与学科层次中的不同意义,把客观理性和主观理性相混淆,又在本体论上喜欢把世界一体化,想用一个概念——或者"理性"或者"非理性"——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历史和个体人的行为都解释了,结果是为坚持自己的观念,而简化了、歪曲了世界。明智的做法应是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范畴、不同的层次来观察世界,用经验事实来验证本体论上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是非得失,看它们在那一个领域,那一个层次上更接近真理一些。  相似文献   
99.
庄子思想追求精神超脱、生命自由.它审视现实社会,探索宇宙根源,其超脱思想开了中国个性解放先河,促成文人个性化和文学作品的丰富性,使中国文人不断反省并超越自我;其"观于天地、回归自然"的思想影响到古代诗歌、绘画及书法各方面,从而使中国文学艺术呈现一种特有的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00.
在国内大众对现代主义艺术进行审美时,常会发生"审美疲惫"心理现象.而这就与显现于审美过程中的审美震撼力是否能够转化为艺术魅力有关.因此有必要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艺术特性与审美大众的期待心理的互联互动历程进行分析,以探究"审美疲惫"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