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192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1259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3 毫秒
61.
总结当代中国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可以明确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即应当在理性建构与传统承继的统一中开展目前正在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革开放前的农村人民公社运动和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清楚地证明片面强调理性建构或单纯依靠传统都是行之无效的。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把城市中的市场经济原则和社会理性化的某些经验简单地推及农村,不要忘记城市同农村的差别,应当因地制宜地规则和实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方案。在农村实行的一些规章或政策,只有得到农民依据日常生活经验而普遍认同,同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发生真实融合,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62.
退耕还林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山区、沙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村 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 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和重要载体。继续稳步推进退耕 还林工程建设,必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博士下乡",是民国时期知识界颇具影响的运动,对旧中国的乡村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当时,很多博士由于受到爱民报国之心的驱使、乡村衰败现状的刺激和晏阳初人格魅力的感召,纷纷来到河北定县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把科技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推行"四教三式",密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设立县政研究院,将学术研究与县政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当然,由于战争的影响,"博士下乡"无奈地终止,但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为了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为“中国乡村游”主题年,要求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江口县云舍村为研究个案,研究了西部一个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村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以旅促农、助农增收的富民之路所取得的经验与启示,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教育评价是判断教育价值的活动,它对教育发展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在我国推选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评价发展相对滞后.贯彻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必须加强教育评价建设,在分析农村教育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农村教育评价建设的意义、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66.
新时期应当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性的任务。我们应当从增加农民收入、将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社会保障范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7.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是 :高师函授、岗位培训、学科教研活动、教育科研活动。我们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组织领导问题、制度建设和力量投入问题 ,才能做好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职业素质的工作  相似文献   
68.
从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入手,深刻分析了黑龙江省金融体系存在的农村资金外流、供求失衡、不良资产比例大等问题,并分别从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民间金融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9.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启迪。韩国新村运动不仅仅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国民的社会伦理水平,如勤勉、诚信、节俭、自助、平等、合作等思想和精神,从而使新村运动逐步由政府推动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所有这些都是永远无法从资本和技术中获取的,这也许是最值得我们向韩国新村运动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70.
改革开放使农村社会结构日益呈现碎样化,农村社会结构的解体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必须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分析农村社会结构碎样化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找出一条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途径,重新整合农村社会,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