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6 毫秒
81.
蔡元培先生没有给我们留下关于教育管理的系统理论,然而其就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和执掌北大时期所取得的成就,深刻改变了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观点,从蔡元培先生的实践中总结其教育管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管理;以科学的目标引导管理;以民主的运作实施管理;以情感的沟通促进管理。  相似文献   
82.
许多回忆资料和论著把蔡和森当作少年中国学会会员 ,而事实并非如此。从蔡和森在北京及在法国的活动及其当时思想发展态势来看 ,他没有加入少年中国学会 ;从少年中国学会的基本资料来看 ,他也不可能是少年中国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83.
周公摄政而未称王,该事件非个人偶然行为,乃历史必然选择。摄政的合法性来自殷商的传统。商代巫师地位崇高,周公倾心全力仿效商朝的历代先贤,并且其权威性直接承接自文王的传授。周公摄政直接导致了管蔡叛乱的发生,根本原因是违背了周人的固有传统,周公摄政与管蔡叛乱反映了商周传统的冲突。认清这段表象纠结而内涵重构的历史,能够促进理解商周变革与因损关系。  相似文献   
84.
在唐前碑志文学发展史上,庾信是继蔡邕之后的一位重要的碑志创作大家.庾信继承了蔡邕的碑文观,认为碑文的职能以记功颂德为主,且重视碑文称功颂德的等级性.在碑志文创作上庾信虽然仍守"蔡氏矩矱",但也体现出了新变.他将浓郁的悲情引入碑志文创作,并成功地在碑志文中运用了"鹤"、"松"等意象,为悲情的生发营造适合的氛围.庾信的碑志文创作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位骈体宗匠高超的骈文技巧,又善于将骈体与散体有机结合起来,使碑志文的文学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85.
蔡元培与郭秉文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同时期的两位重要教育家,二人办学思想各具特色,但在完全人格培养、注重学术、教育自治、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方面具有共性。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在大学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大学职能等方面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6.
王海燕 《理论界》2014,(6):114-118
《采薇》中颇有争议的"如何理解伯夷、叔齐"这一难点,并不是一个现实伦理问题,而应依据小说的叙事伦理来解答。叙事伦理即各种形式安排透露出的伦理维度。小说通过叙事角度的选择与叙事距离的控制体现出对伯夷、叔齐的伦理同情,而由结构上的人物对位与事件对位及反讽表达的是对自周武王至阿金诸色人物的伦理拒斥。与前期同是"易代"主题的小说相比,《采薇》叙事伦理的复杂化既是现实的投射,也体现了鲁迅对于小说叙事艺术的进一步自觉。  相似文献   
87.
蔡元培是一位学贯中西的高等教育家,他既善于远取中国古代大学教育之精华,又乐于近师欧美大学教育之长处,熔为一炉,为其所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学职能思想。蔡元培的大学职能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全面而正确地理解其大学职能思想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8.
署名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和四首拟作构成了《胡笳十八拍》系列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五篇作品皆是关于战争、乱离题材,都是由十八拍合成的长诗,均表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其在发展中体现出这些变化特点:从自言其事发展为他人代言,由"一人之悲"变为"家国之悲",由个人创作发展为集句,诗体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艺术风格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9.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意图在宗教精神阙如而儒家礼乐法度业已崩解的现代中国文化场域中,以美育为手段实施一种信仰重建方案。美育所含之审美精神的特殊性和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决定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信仰建构逻辑包含了某种双重性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在信仰的世俗性与超越性、个体性与社会性这两组二元对立之中,这也反映出现代知识分子在信仰重建过程中复杂的文化现代性心境。  相似文献   
90.
本文首先肯定了蔡元培先生关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他作为“学术派”的代表人物,立足于艺术教育的本体,探究其运动与变化的规律,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其次,阐释了蔡元培对于艺术教育的独立性的特殊理解,从辩证的角度探讨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强调了兼容性与多样性更符合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更符合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再次,从当代艺术教育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当前艺术教育中的命题,反思了近代的艺术教育体系,揭示了蔡元培艺术教育思想在当下的深远影响与实践价值。最后,强调了以美育为核心的艺术教育必将在培养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社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