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8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曹禺剧作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 ,随着其创作过程的持续 ,其剧作的诗意也处于流变之中。本文拟从曹禺创作中的理想世界、艺术氛围、戏剧意象、情感基调等几个方面去捕捉其诗意流变的轨迹及走向 ,以便从整体上更全面具体地理解曹禺剧作的艺术风格及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82.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文学难以超越的高峰,曹雪芹的身世体验和学识才华,为其创作《红楼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红楼梦》原型的探讨,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问题之一,"红学"的研究成为近代中国学术界的一大学术活动和专门学问,各种不同学派相互交错,形成独特的研究领域。《红楼梦》提高了后学者对封建社会的认知,否定了"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纲常,塑造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以及晴雯等叛逆者的典型。在创作的方法上,该书融诗、文、词、曲于一体,其文学造诣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位。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后四十回的功过问题,希望能够有更多新的遗稿出现,更希望能踏着前人的脚步前进,写出有更高水平和见解的论著,使红学研究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83.
曹操认为"天地间,人为贵",虽然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调养得当,可以促进长寿。曹操爱好广泛,动静兼备,饮食起居也颇为讲究。他具备一定的医药知识,懂得方药;他渴求长生,曾向方士求长生术,还留下了不少游仙诗。曹操养生观念既有时代的影响,也与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乐府古诗《越裳操》屡见于典籍文献,从目前的资料看,“越裳”大约位于今越南中部一带,《越裳操》源自于古籍所载西周初年越裳氏献白稚一事。白稚来降在古代有祥瑞之义。而作为乐府古题,《越裳操》最晚在汉代就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85.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11,31(5):47-51
种种迹象表明,楚文化已成为曹雪芹《红楼梦》创作的重要文化基石。无论是充斥于小说字里行间的悲情意蕴,还是曹雪芹在"以悲为美"审美观念指导下为小说所设置的悲剧结局;抑或曹雪芹在楚文化"女性中心观"指导下对宝玉"女儿"身份及其女性崇拜意识的一再强调;以及黛玉这一形象身上所流露出来的带有浓郁感伤气息的楚风流韵,都显示出楚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情韵对《红楼梦》的多维浸润。  相似文献   
86.
国内教材对类型学的定义大多只强调对跨越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作类同性的研究,而忽视对异质性的关注。而苏俄历史类型学是既求同,也求异的,只不过是偏重于求同而已。曹顺庆先生提倡类型学应该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彰显民族文学的异质性。这是对苏俄历史类型学求同存异的研究思路的回归,但是又与之不完全相同,而是更偏重于寻求不同文化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87.
《燕歌行》十五句,根据中国诗歌骈偶化的传统,内在的意义联系,曲词特征及其他佐证,此诗应为前九句每三句一解,后六句每两句一解。如此,才对称而合文理,合于作者创作的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88.
常芳 《阴山学刊》2004,17(5):22-27
曹顺庆教授是我国第一个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他在古代文论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跨异质文化比较诗学研究、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出版了二十多本专著,其学术思想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89.
李鲁歌 《学术交流》2001,(2):119-123
曹雪芹最早的祖先是轩辕黄帝,曹芸、曹彬、曹玮、曹孝庆、曹善翁、曹子义、曹端广、曹俊都是曹雪芹的祖先;曹端广应是曹俊之父,他于明永乐二年从江西南昌武阳北上至丰润(今属河北),住了三年左右,然后入辽,"著籍襄平",后又南下七十里定居于辽阳,在此生下曹俊;后来曹俊及其后代曹智、曹锡远、曹振彦、曹玺等多人"世居沈阳".说曹雪芹的祖籍是灵寿、武阳、丰润、襄平、辽阳、沈阳,都不算错.  相似文献   
90.
据《晋书·宣帝纪》记载,汉献帝延康时期(220年曹丕代汉之前),汉政府得知一小股吴军西过襄阳,马上派丞相府长史司马懿向襄阳守将曹仁传授应对方略,西来吴军必不敢为患,襄阳战略要地一定守住,曹仁竞违令焚弃二城。《晋书·宣帝纪》这段记载有误,理由是:《晋书》上这段引文错误很多严重失实;曹仁无故焚弃樊、襄阳军法不容;这也和曹仁的作战经历不符;据《三国志》的相关记载,曹仁没有"焚弃(樊、襄阳)二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