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5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10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6篇
人口学   176篇
丛书文集   364篇
理论方法论   223篇
综合类   2589篇
社会学   561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慧  李诚 《学术探索》2014,(7):62-67
失地农民在城市化适应的过程中,并非简单地只是身份的转变,更意味着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彻底改变。失地农民在城市适应和融入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收入的不确定、文化价值观的不一致和心理认同感不强以及内部之间存在各种利益博弈。从昆明市第一个回迁房小区Z社区的村民来看,失地农民要真正融入城市,是一种内在式的需求,即是否要变成城市人,关键是在农民自身内在需求的驱动下而决定的。他们根据自身的利益,在各个场域灵活变通地实践着各种惯习,在不断建构着自身的社会网络的同时也在不断建构着自身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992.
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领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实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和任务。实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收入分配法律制度三方面加以推进,以便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93.
以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以城镇居民为视角,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收入差距与财产性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为:全国总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然而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的规模、功能、关系构成及各类关系的支持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网的平均规模为2.21;社会支持网的功能以无偿经济援助和精神支持为主,在劳务支持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在为贫困家庭解决就业问题方面,作用十分有限;以近亲(父母、兄弟姐妹)为主的亲属是贫困家庭获取社会支持的最主要来源,其他亲戚在各种支持中的作用都很弱,而非亲属在就业支持方面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城市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由于城市建设和改造而产生的房屋拆迁矛盾也成为不容回避的一大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城市拆迁中矛盾和原因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市建设规划和拆迁的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理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6.
施蛰存是都市文学——中国新感觉派的中坚,其笔锋犀利,对上海这个畸形都会所进行的深入剖析,为学界所广知。但其数量可观的描写乡村生活的小说,却给人以"门庭 冷落鞍马稀"之感。作家一度生活在乡村,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乡村的变化,因 而体现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内蕴。从另一侧面来说,即便是其都市题材的小说,在批判城市畸形文明的同时,也褒扬了一种乡村理想的原始文明。  相似文献   
99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是要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与城市共同协调发展,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等值不同质的现代生活。以等值不同质为取向增进农民福祉,是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树立大资源观,以增量资源为杠杆激活存量资源,构建平等、互动、共福的新型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地价理论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异常突出,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必然。本文运用地价理论,分析了地价杠杆在城市土地经营中的作用,研究指出:土地价格对土地利用量的调节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朝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城市土地经营主要应走内部挖潜的道路,避免因为地价过高而导致城市规模过度蔓延;地价对土地利用性质和利用强度的调节促进城市功能分区及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土地利用集约化、可持续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999.
就经验层面而言,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街区公共服务的直接供给主体,或者由政府先将服务分配给其代理组织--单位,然后再由单位直接分配到个人.这种基于政府科层体系的供给机制可称为"科层式供给",其特征是供给渠道的垂直性和单向度性.在街区公共服务供给短缺甚至缺失的困境下,寻求可能而可行的街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便有了必然性.个案研究表明,目前的街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已经从原来建立在行政权力基础上的"科层式供给"趋向于街区组织在资源交换基础上的"合作化供给",并达成共同治理或共同生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2008年北京市开始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于新农保的制度框架,将所有社会养老保障"缺位"的群体纳入覆盖范围,建立统筹城乡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社会保障学分析表明,这一制度安排仍存在一些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其一实行基础养老金普遍化发放,其二实行个人账户储蓄市场化运营,其三实现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全面无缝化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