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44篇
  免费   2600篇
  国内免费   697篇
管理学   179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165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992篇
丛书文集   9332篇
理论方法论   3163篇
综合类   51760篇
社会学   3792篇
统计学   1923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551篇
  2021年   749篇
  2020年   922篇
  2019年   877篇
  2018年   844篇
  2017年   1043篇
  2016年   1122篇
  2015年   1472篇
  2014年   3640篇
  2013年   4480篇
  2012年   4550篇
  2011年   5309篇
  2010年   4261篇
  2009年   4250篇
  2008年   4454篇
  2007年   5305篇
  2006年   5339篇
  2005年   4902篇
  2004年   4574篇
  2003年   4467篇
  2002年   3690篇
  2001年   3117篇
  2000年   1690篇
  1999年   500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信用缺失”问题上,它导致人们对网上交易仍心存疑虑,物流配送滞后,商品流通不畅,企业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高水平网络人才匮乏,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规体制不够健全。为此,中国电子商务必须建立诚信长效机制,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构筑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加快推广电子商务知识,强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92.
对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发展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贯坚持的原则。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是在党的光辉历程中,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扬光大。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既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建设工作客观实际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在具体的环境之中进行,必须与环境相适应。影响当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民主政治发展、组织结构转型、管理变革。这些环境因素规定了当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趋向。  相似文献   
994.
“知识分子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流行主题,表达了知识分子在革命过程中的接纳过程,这一过程的描写成为衡量作品成败的关键。怎样写此过程,它需要场景渲染。场景渲染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决裂”场景建构。革命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革命者最终被革命阵营接纳,它必然有一“决裂”过程。“决裂”意味着新生,“决裂”意味着革命者成熟。但这一“决裂”过程是以牺牲革命者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为代价的。这显示出革命文学“决裂”场景的悲壮性。本文以《咆哮了的土地》《田家冲》《在医院中》《青春之歌》为评价中介,试图对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决裂”场景进行描述:知识分子革命者的牺牲有最终的价值取向,即重新确定他/她的血统和身份,变成真正无产阶级革命者身份。  相似文献   
995.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scientists, managers, lawyers, public policymakers, and the public must decide how to value what is provided by, and is a consequence of, natural resources. While “Western” scientists have clear definitions for the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ecosystems provide, we contend that these categories do not encompass the full totality of the values provided by natural resources. Partly the confusion results from a limited view of natural resources derived from the need to monetize the value of ecosystems and their component parts. Partly it derives from the “Western” way of separating natural resources from cultural resources or values, and partly it derives from the false dichotomy of assuming that ecosystems are natural, and anything constructed by man is not natural.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previous assumptions, and suggest that because cultural resources often derive from, and indeed require, intact and unspoiled natural ecosystems or settings, that these values are rightly part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distinction is not trivial because of the current emphasis on cleaning up chemically and radiologically contaminated sites, on restoration of damaged ecosystems, on natural resource damage assessments, and on long‐term stewardship goals. All of these processes depend upon defining natural resources appropriately. Several laws, regulations, and protocols depend upon natural resource trustees to protect natural resources on trust lands, which could lead to the circular definition that natural resources are those resources that the trustees feel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Where subsistence or tribal peoples are involved, the defini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 broadened to include those ecocultural attributes that are dependent upon, and have incorporated, natural resources. For example, a traditional hunting and fishing ground is less valued by subsistence peoples if it is despoiled by contamination or physical ecosystem degradation; an Indian sacred ground is tarnished if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is degraded; a traditional homeland is less valued if the land itself is contaminated. Our argument is that intact natural resources are essential elements of many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is aspect requires and demands adequate consideration (and may therefore require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996.
“需要层次论”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共分为五个层次,并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递进.辩证的运用这一理论,重视并合理满足高校师生的需要,以此达到激励作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我们应该"拿来"并加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97.
艾红娟 《齐鲁学刊》2008,(3):128-131
专书复音词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理论探讨阶段、兴盛阶段和统计方法的新阶段。目前专书复音词研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还存在标准不一、范围不一、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所以运用这些成果中的数据时要小心。当然,运用一定的解决方法还是可以把这些数据综合起来反映汉语构词法发展的概况的。  相似文献   
998.
昝风华 《阴山学刊》2008,21(6):10-15
汉代乐舞风俗对本时期诗歌具有突出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汉代乐舞的娱乐功能使汉诗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包括世俗之趣、拟人之趣、谐隐之趣、妙理之趣、逢迎之趣等;汉代歌与舞、歌与戏相结合的乐舞表演方式赋予汉诗一定的表演性,即许多汉代诗歌具有与舞蹈或百戏表演相配合的舞词或“戏”词之性质;汉人“悲歌当泣”的音乐行为方式和“以悲为乐”的歌乐欣赏风习是造成汉诗悲情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9.
马克思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入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始终是把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作为自己的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这就是马克思学说与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的本来面目。探讨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使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可以确立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的重大发展。这种双重价值追求与取向,正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是此项工作经常、有序、健康、高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其核心内容是建立目标体系和运行机制,从而实现该项工作的持续性和实效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