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98篇
  免费   802篇
  国内免费   327篇
管理学   25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04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15篇
丛书文集   3265篇
理论方法论   984篇
综合类   16611篇
社会学   647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1214篇
  2013年   1107篇
  2012年   1385篇
  2011年   1724篇
  2010年   1342篇
  2009年   1428篇
  2008年   1428篇
  2007年   1679篇
  2006年   1654篇
  2005年   1495篇
  2004年   1411篇
  2003年   1328篇
  2002年   1124篇
  2001年   967篇
  2000年   539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我国高校将“两课”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教学的某些方面出现离散趋向。本文通过对高校“两课”中出现的离散趋向的分析,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实施整合教育,并提出整合教育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62.
民族文化除了它的民族性以外,还有它的时代性。运用现代的美学观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63.
全球语境下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独特文化文学现象,已给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增添了新的成分.在全球化语境下,海外华文文学所蕴涵的世界性、全球化特征和审美价值,使其有可能以"边缘"的身份,从文化和美学两个方面为中华文化、文学走向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4.
王东在《<水经注>词语拾零》中指出“秀”有“高出、特出”义。通过全面查检《汉语大词典》以及详细分析《汉语大词典》中所有含“秀”的词条,笔者发现其中有部分含“秀”的词条忽视了“秀”有“高出、特出”义,释义未确,旨在纠正其错误。  相似文献   
65.
日汉同声传译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日汉两种语言所具有的不同特点,给同声传译造成了诸多的困难,影响了同声传译的质量。我们在进行日汉同声传译的时侯,可以采用先听先译、延长或缩短等候时间、预测、弥补、紧跟、切割归纳、调节语速语调语气等对策来解决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66.
2002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特别是对当下儿童文学热点、焦点问题的深刻关注,2002年中国儿童文学的热点、焦点问题大致在以下数端:关于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关于低龄化写作;关于儿童文学的推广;关于科幻文学;关于成长小说等。对当下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批评及文体建设也是这一年关注较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67.
谭献是晚清一位词学大家 ,在继承常州派张惠言、周济词学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创作和整理词集的经验和心得 ,提出了新的词学观点 ,进一步完善了常州派词论 ,对中国词学理论有杰出的贡献。谭献的词论主要有 :一、继承常州词派的观点 ,继续推尊词体。二、在词的创作方面 ,提倡比兴柔厚。三、在词的鉴赏批评上 ,提出“作者之用心未必然 ,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的著名观点。  相似文献   
68.
党项与西夏碑石刻主要由夏州拓跋部家族及其幕僚的墓碑、西夏时期的佛事碑、西夏陵残碑以及西夏遗民的碑石刻等部分组成,它是“中国藏西夏文献”的特色所在,为研究西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国名、纪年、语言文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9.
应用唯物辩证法方法,研究汉语生成的基本过程。该过程和认识论有直接的联系,两者的主体结构是相互对应的。汉语是在一个疑问词的两次大分裂中生成的,具体表现为感觉=知觉+概念的形式。日常生活中总体上驾驭人们实践的东西,既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也不是单纯的理性认识,而是中和了这两个方面的感觉。过去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鉴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有可能在此项研究中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70.
论述了坚持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十分注重的问题 ,阐明了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建设的成功经验 ,分析了新时期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提出了新世纪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应该注意把握的两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