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90篇
民族学   17篇
人口学   161篇
丛书文集   372篇
理论方法论   100篇
综合类   1693篇
社会学   237篇
统计学   1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面对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需要出发建构创新的课程体系,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现课程综合化,树立全面发展的、开放的、职业化的人才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22.
庄子哲学思想产生于楚国独特的历史土壤。楚国历史悠久的天文学,为庄子的朴素唯物的天道观提供了科学基础;楚人是《易经》与阴阳家的鼻祖,其辩证的思维方式,为庄子哲学提供了“切玉刀”;楚国在长期而独特的历史道路中成长的民族精神,为庄子哲学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23.
商王武丁征伐荆楚之事,在甲骨文、古文献及考古材料中有迹可寻.武王南征的原因有二主要是到南方寻找铜矿、锡、铅等战略资源;扩展疆土,巩固其共主地位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溯及力问题作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性规定,这是我国刑法向科学化、民主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表现,然而刑法在其动态运行中又产生了中间时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间时法的产生及其机理的分析,并结合中间时法在我国实践中的作用,探讨了刑法对中间时法效力亟待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生态旅游"概念探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国外 44个生态旅游定义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确认关键词、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 ,将定义内容归纳为 6大类 11组分 ,进而构建生态旅游概念模型。在检验模型理论上的可靠性和实践上的适应性后 ,依据模型提出自己的生态旅游定义  相似文献   
26.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九歌”基础上写定的 ,可以认为是屈原所作或创造的。《国殇》是为牺牲的楚国将士而举行驱鬼活动的主祭歌。《国殇》以外的《九歌》其他篇 ,主要是表现对九位天神地的恭敬、赞美和依恋 ,《九歌》中的神、巫、人、鬼关系 ,就是一个由人和巫迎请神、送行鬼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7.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材料,对陶渊明<述酒>诗中的疑难诗句作出释证,并参证相关作品,论述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及其隐居前后两期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汲古阁原本《楚辞补注》为底本 ,参以笔者所见其余六种版本 ,对《渔父》一篇的王逸注解详加校勘 ,列其同异 ,定其得失 ,以求恢复王注原貌  相似文献   
29.
令狐楚简论     
如何评价令狐楚 ,关涉到唐代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和唐代文学史上的不少重要人物 ,但其生平的诸多方面仍存有含糊不清或是非不明的遗憾。他的文学创作 ,在当时即深受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文学家的推崇 ,而当今的文学史却只是在评论李商隐时才略略提及。本文在史料考辨的基础上 ,力图进一步辨明令狐楚仕履中的是是非非 ,并对其文学成就作一公允的评说。  相似文献   
30.
建筑表现着城市文化。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反过来影响着人本身。上海近代建筑是上海近代社会的产物,也是形成上海近代文化和人们的观念形态的环境要素。这就是近代上海建筑的深层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