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23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430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刘艳萍 《阴山学刊》2011,(6):116-119
"无直接利益冲突"折射出公民的无序政治参与,直接后果是导致参与的失当和社会的混乱。现行的政治参与体制难以满足公民高涨的政治参与需求,公民意识的不成熟促使人们借助"无直接利益冲突"这种无序政治参与方式来表达利益诉求。构建良好的公民政治参与生态环境,培育公民的理性精神是防范与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2.
“民间法立场”生成路径辨异——兼评“民间法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下中国法学研究中,新自由主义语境下的进化论理性主义和立基于非理性主义的文化相对主义都形成了"民间法立场",然而此"民间法立场"非彼"民间法立场"。由于分属于不同的哲学阵营,二者在法治、法律发展、法律方法三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回答。在民间法研究过程中不应忽视"民间法立场"生成路径的差异,急于寻求统一的"民间法范式"。  相似文献   
93.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价值冲突从某种程度上是传统官僚制的法理性价值与新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义价值之间的碰撞。价值冲突的结果引发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一系列变革,即从政治中立到参与政治的转变;从终身雇佣制到灵活雇佣制的变革;从垄断化管理到市场化运作的变迁;从以规则为本到以结果为本的变化。与此同时,西方公务员制度在其变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即放松规制带来法治的弱化;弹性化的雇佣制对雇员权利造成不良的影响;绩效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难以量化的窘境;民营化引发腐败问题。因此,如何从国情出发,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各自优势,确立政府与市场的平衡点是中外各国公务员制度改革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4.
从1922年苏俄民法典编纂看列宁法治理念的渊源与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文 《兰州学刊》2010,(3):131-134
列宁的法治思想源自于自彼得大帝以来诸位沙皇的依法治国理念,强调依法治国是俄罗斯近现代化转型中的一条重要主线,但是列宁的法治理念与诸位沙皇的依法治国理念的共同的局限性都在于法制不缺,但都不是作为保障民众自由的法治,而是作为统治阶级“改组社会的组织手段”的工具主义的法制。  相似文献   
95.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基础上创作了《法兰西内战》,这部著作包含了丰富的反腐倡廉思想。巴黎公社摧毁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彻底改变了国家性质,并通过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使公社的权力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这就铲除了腐败产生的土壤。同时,公社还制定了民主制度、监督制度等具体制度,推动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有序发展。马克思的反腐倡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法人独立责任辨析--从语境论的研究进路出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人独立责任是我国民法上独有的概念,其实质为公司法上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一种投影和扩张.<民法通则>基于特定社会经济背景的需要,将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作为法人的成立要件进而演变为法人之基本特征.全国人大法工委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全面照搬具有显著逻辑错误和制度缺陷的<民法通则>法人独立责任条款,将使得以合伙企业为载体的交易行为逸出于法人整体制度之外,成为阻碍我国法人制度进一步发展的禁锢.  相似文献   
97.
走向和谐--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民社会是一个原本由西方学者提出、用来研究西方社会的理论,同时也是具有不同意义和多种规范性词义的理论概念。我们可以对公民社会的理论和概念作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选择和发展。在此,公民社会是指包含了由个人、民间团体之间的自愿安排来组织的若干社会生活领域的政治共同体。我们可以从规范性的角度概括出它的若干特点;在中国存在着中国公民社会形成的动因;从描述性的角度,中国公民社会开始萌发。同时,它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法治是解决这些困难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8.
为应对2020年肺炎紧急状态的蔓延,全国各个城市采取了一系列采集与登记公民个人信息的防控措施,以维护城市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健康。而这些防控措施背后存在着信息滥用的隐忧,如何平衡紧急状态与个人信息保护,社会上存在讨论和争议。有鉴于此,该文拟以健康码的应用为契点,结合我国《民法典》中新增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分析提炼紧急状态下个人信息保护的特征和重点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紧急状态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9.
综括而言,国内有关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六种路径:一是激励原则;二是公务员制度;三是公务员行政伦理法制化;四是公务员激励要素;五是公务员行政环境;六是公务员人力资本产权。其中,公务员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0.
论课程组建设在实现教学团队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校土木工程结构类课程教学团队为例,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阐述了课程组建设在教学团队建设中的载体作用、示范作用、创新效应及其对团队骨干的培育作用,理清了教学团队专业师资队伍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可为我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