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民族学   10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1160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清律例》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无论从制定过程、体例结构和内容等方面均继承了《大明律》,并有所发展;尤其是在继承明律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随时进行损益,对维护清朝两百多年的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清律对明律成功的继承和发展,对今天继承传统法律、移植西方法律、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演绎逻辑、归纳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 ,对鲁迅小说中的逻辑问题进行分析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鲁迅国民性思想的发展和“重在改造”的精神实质 ,即剖析国民性弱点、挖掘国民劣根性病根、表现理想国民性格  相似文献   
14.
郑玄是汉学的总结性人物,其《尚书》训诂,是东汉《尚书》学之代表。郑玄《尚书》训诂,融古文、今文、谶纬于一体,是两汉《尚书》学谶纬化范围扩大的最好例证。通过郑玄,我们可以知道,古今文《尚书》学的对立并不妨碍双方对谶纬的吸收,谶纬在郑玄手中变成整合古今文《尚书》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藉着独特的形式,用精神分析法,以"不和众嚣,独具我见"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把他对人生、社会、新事物的看法和感情表现出来;郁达夫的<沉沦>与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在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和叙事语式上表现出多种相似的审美特性,但是,文化特质的差异,使他们的作品又表现出了不尽相同的生活内容和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继承和借鉴中国近代翻译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骄人的翻译成就。他致力于翻译外国优秀的作品以期能引进文明,改造社会,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思想、翻译原则和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鲁迅评价屈原的文章和相关言论,指出鲁迅运用阶级的、历史的观点评说屈原,达到了同时代文学史家所难达到的高度。鲁迅评价屈原,不仅看其“全人”,而且看其“全文”,避免了评价的狭隘性、单一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18.
陆九渊学脉问题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九渊以“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的心学理论,在南宋思想界独树一帜,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理学派别。而对他学脉问题的看法,包括陆九渊本人在内共有三种主要观点,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有它失之偏颇的地方。文章认为,陆九渊的学术思想主要是在继承孟子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的某些修养方法,加上自己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而成的,这其中受孟子影响最大,也最接近于孟子。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产生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口头文体形式——说,其文体寓说理于叙事之中,具有形象性、传奇性和虚构性等特点。它是中国后世小说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陆机在《文赋》中明确把说定为一种文体,并用炜烨与谲诳来概括它。所谓炜烨,即生动性和形象性;谲诳,即传奇性和虚构性。陆机对这些特征的肯定,正与魏晋时期文学创作意识尤其是小说创作的兴盛有密切关联。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正统儒家的义贞和忠信为法斧,对陆机的命题进行了歪曲的否定。刘勰对陆机的这一粗暴悖理的批评,反映了他正统的儒家意识以及否定小说创作的保守的文学立场。事实上,陆机的说炜烨而谲诳,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而《文心雕龙》也并非绝对完满、完全公正的超越性体系,它也存在自己的局限和谬误。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进入学堂学习的女学生迅速成为了新文学杂志的重要作者,在女作家成长的过程中,新文学期刊及其主办者、编辑者的帮助和扶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女作者们借助现代出版的平台走向社会,走向读者,以集体的方式浮出历史地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