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儒学的转型和文学的解构——论韩愈的思想与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在思想与文学上都有一次解构潮流,而韩愈是这一潮流的重要代表。他在儒学道统中独宗孟子,其意在于以孟子的心学为起点来重铸儒学,以对抗佛学的心学,从而开辟了儒学的汉学到宋学的转型之路;韩愈的文道合一的思想也与他对儒学的重铸具有密切联系。另外,韩愈在诗文创作上虽以“复古”为口号,但实质上是解构一切旧的文体范式,以凌轹古人、创意造言为务。韩愈的解构实践和观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产生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口头文体形式——说,其文体寓说理于叙事之中,具有形象性、传奇性和虚构性等特点。它是中国后世小说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陆机在《文赋》中明确把说定为一种文体,并用炜烨与谲诳来概括它。所谓炜烨,即生动性和形象性;谲诳,即传奇性和虚构性。陆机对这些特征的肯定,正与魏晋时期文学创作意识尤其是小说创作的兴盛有密切关联。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正统儒家的义贞和忠信为法斧,对陆机的命题进行了歪曲的否定。刘勰对陆机的这一粗暴悖理的批评,反映了他正统的儒家意识以及否定小说创作的保守的文学立场。事实上,陆机的说炜烨而谲诳,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而《文心雕龙》也并非绝对完满、完全公正的超越性体系,它也存在自己的局限和谬误。  相似文献   
3.
一位工匠曾制作了一盆唯妙唯肖的蜡花,与一盆真花摆在一起,人莫能辨。这时来了一只蜜蜂,它径直地飞过蜡花,落到了真花的花蕊上。人,“万物之灵”,对真假花的辨别力怎么反倒不如一只小昆虫呢?原来,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它们的某种感觉器官要比人灵敏得多。蜜蜂对花香的嗅觉,它比人要灵敏几千倍,人站在近前都不能嗅出的花香,蜜蜂却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嗅到。  相似文献   
4.
古文论条辨     
借鉴传统国学朴素的考据方法,以元典为中心,对古文论中的一些基本命题和概念进行了较细致的辨析,以期能在对其原初意义的揭示中,发掘出某些长期被我们所忽略的思想与事实,从而为古文论的切实而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庄子说明得道的境界 ,常常以出神入化的技术操作为喻。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所谓的“道” ,本为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 ,它带有强烈的实践性 ,故与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较早时的古人 ,每以“道”来指称某种特定的技艺。后来 ,“道”虽然抽象化 ,但它作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握的东西 ,仍然具有明显的操作性色彩。所以庄子才以技术操作喻得道。另外 ,在庄子的哲学中 ,“道”与“技”虽然有密切联系 ,但“道”又超越单纯“技”的层面 ,此谓之“道进乎技”。而“技”之进于“道” ,既与操作者把握事物规律的深度广度有关 ,也与他的心灵境界有关。  相似文献   
6.
文艺作品能使读者激动,能唤起他们相应的情感反映。读者阅读着作品,能不由自主地进入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的内心,与之一起欢乐、一起悲泣、一起激昂、一起怅惘。这种受作品形象的感染而发生的感情共鸣现象,长期以来,一直被人说成是艺术欣赏时的美感活动。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将试图否定这种看法,认为艺术美感——作为人们对艺术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文艺理论史中,道家学说的影响,并不亚于儒家。一般地讲,因为儒家主入世,重礼乐治政,所以对于艺术,较多地是注意到它与社会的联系和它在社会上的功用,即艺术的外部规律;而道家主出世,尚无为、静观,所以对于艺术,则较多地注意到它自身的特性和它内部的思维规律。研究古代文艺批评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凡是对艺术内部的特质有深入探索和阐发的,几乎无不出入佛老。而“佛”、“老”这两个渊源,“老”是更基本的因素(因为佛学自从传入中国那一日起,都是在道家思想的土壤中培植的、生长的)。只可惜研究者对道家这个重要渊源还注意得很不够,人们多囿于道家对文艺的那个“灭文章、散五采”的直接否定态度,所以对他们艺术观的内涵缺乏剖析,对其价值和影响很少肯定,而肯定较多的是儒家,这种“重儒轻道”的倾向,是很不公允的。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有这样几句话:“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五藏,澡雪精神”。这里,刘勰指出作家在进行构思的时候,须使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保持一种冷静而专注的精神状态。他很强调这种“虚静”的心境对构思的重要意义,以致把它看作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释云,“文章之事,形态蕃变,条理纷纭。如令心无天游,适令万状相攘。故为文之术,首在治心。迟速纵速,而心未尝不静;大小或异,而气未尝不虚。执璇机以运大象,处户牖而得天倪,唯虚与静之故也”,这话是甚得其旨的。刘勰的这一见解,涉及创  相似文献   
9.
<正> 一、“鹰击”、“鱼翔”毛主席词《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二句,活画出秋天自然界的蓬勃生态,奇趣横溢,非常传神。这是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古人所谓的“旋造”句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尚书.尧典》载有一段帝舜与夔的论"乐"文字,传统上一直被作为考察上古之诗乐情况和诗学观念的信史来使用。其实,它只是后人对古代的传说。这种传说固然也保留了某些上古的历史信息,但真史经过几千年传说的陶铸,也就存在着以讹传讹的严重变形。从文字考辨和神话解析入手,考索后可知,"诗言志"四句之纂入《尚书.尧典》,至早亦当在战国末期甚至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