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84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90篇
丛书文集   239篇
理论方法论   219篇
综合类   953篇
社会学   299篇
统计学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余壮雄等 《统计研究》2021,38(1):92-104
基于2000-2013年海关数据与各省份五年规划数据,本文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出口再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引致产品维度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出口再分配;产品市场获得支持会吸引潜在出口商参与出口、争夺市场份额,也会吸引在位出口商将部分业务转移到获得政策支持的行业、进行业务试探;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加速淘汰竞争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促进产品维度新旧企业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企业的出口动态,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平均单价与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降低出口市场的准入门槛,导致更多的低价低质企业进入市场。可见,适度的政策支持有助于产品市场内企业的更新换代,激发市场活力;但政策的制定必须兼顾企业更新换代过程中的质量攀升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出口再分配的优化作用,推动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2.
Amidst global concern over the state of transnational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s, several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set global standards for “responsibl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While these efforts have received mixed review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ver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gendered language of these principles. Through examining two separate sets of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principles – one crea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the 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World Bank, and the other by the 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on World Food Security –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despite different processes and participants in the creation of these principles, they nonetheless share a language of “empowerment” targeted at women and marginalized groups. However, in contrast to early feminist discourses of empowerment, these principles instead perpetuate the notion that empowerment is to be found through efficiency, produ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land and labor markets. This article takes a critical look at this language of economic empowerment in each set of principles, and points to the dangers of equating efficiency, produ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with feminist empowerment. By not acknowledging the broader gender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governance and markets, these discourses risk deepening existing inequalities rather than moving toward meaningful social change.  相似文献   
33.
Improving animal welfa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particularly at a time when intensification and the encroachment of factory-style production systems is making the maintenance of human-animal relation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Animal science deals with the issue of improving stockmanship by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ttitudes and behaviour, under the premise that improved attitudes will lead to improved behaviour. From an analysis of 42 interviews with owners, sharemilkers and workers on dairy farms in New Zealand we present a different view, seeing behaviour instead as part of a self-reinforcing culture in which animals, humans and the physical structure a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farm specific ways of doing and being. We further suggest that changing one stockperson's attitude alone is insufficient to ensure a change in the culture as other actors – including animals and non-human actors – reinforce any existing culture that has developed, making both attitudinal and behavioural change difficult. We conclude by discussing the key importance of designing farm systems and structures that promote posi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animals and humans and suggest that this, rather than simply promoting knowledge and attitudinal change, is likely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of maintaining stockmanship in the face of an industrialising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34.
我国社会政策经历过一个建构与重构的过程,但排斥性是一以贯之的主基调.随着人类从工业社会逐步迈入后工业社会,基于差异承认与平等实现而形成的二维正义观登场.而现行社会政策既无法体现对差异的尊重,也无法保证平等实现,从而呈现出对正义的偏离.只有建立起包容性社会政策,尊重个体差异,同时保证多元主体享有共同福利的机会和水平,才能实现正义.  相似文献   
35.
刘七生 《社会工作》2012,(10):19-23
留守儿童是当前我国一个庞大而特殊的弱势群体。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有赖于养育儿童观念的改变;遵守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保不违背儿童父母的意愿使儿童和父母分离;给予农民工"国民待遇",取消户籍差别。  相似文献   
36.
朱明国 《南方人口》2014,(1):1-10,38
本文对基层民主自治进程中乡村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困境及出路进行了探讨。基层民主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基层民主自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乡村推行基层民主自治的过程中,乡村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陷入一些困境,这些困境集中表现为计生政策与村民生育愿望、与村委会选举、与社会保障体系、与利益导向机制及与其它相关部门和政策的冲突与矛盾。鉴于此,本文相对应地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村民自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舆论导向机制以及加强政策的同向性与协调度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计划生育政策在乡村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37.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关乎国家全局的稳定建设。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大背景之下,“市场化”、“竞争化”和“国际化”的教育趋势越发明显,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成为了当下讨论和关注的热点。在综合性院校中,由于临床医学的专业性较强,这就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较为狭窄。加之医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地制宜,立足实际,提升医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既关系着综合院校的整体竞争力,也事关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美国应对中东剧变的政策措施彰显"奥巴马主义",即军事上谨慎用兵,避免直接地面占领或卷入一场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新战争,而是通过武装反对派推行"阿拉伯人打阿拉伯人",减少人道主义干预的成本;政治上运用所谓美国的"巧实力",让欧洲大国和阿拉伯盟友提出议程设置,充当"急先锋",美国在背后"掌舵",以最廉价的方式延续美国在中东的领导地位;外交上通过议题设置,让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服务于美国政府;经济上运用援助和制裁两手政策来实现政治目标;文化上利用媒体、非政府组织和网络,开展民间外交和网络外交。奥巴马政府试图综合运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手段,推动中东反美国家的政权更迭,维护亲美国家的政局稳定。研究表明,无论是主张依靠硬实力的"布什主义",还是主张依靠巧实力的"奥巴马主义",其在中东维持美国领导地位的战略目标,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9.
伊拉克战争为公众参与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提供了机会,参与群体前所未有地扩大,参与途径全面拓展,不同意见的表达开始涌现,公众主动对外交建言献策,开始有意施加民意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公众意见开始成为外交部门对外传播国家主张的背景支撑和参考因素。公众因素开始成为中国制定中东外交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但其影响力有限,更多是参考和制约作用,其影响正处于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40.
诸葛隽 《科学发展》2012,(11):66-70
小额贷款是金融制度的创新,是对现代金融体系的提升和扬弃。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是国家金融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普惠金融体系的一个特殊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延伸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也使得金融体系更具包容性,从而完善了金融支持经济的功能。小额信贷不仅能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也会丰富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的内涵。应设计出更加符合发展需求的政策体系,使小贷公司有更好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