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使用2003-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根据门限变量人均实际GDP将30个省份内生分为4组。研究表明,4组的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都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形状。其中,低收入与中低收入两组的拐点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是35.55%和44.64%。高收入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的是库兹涅茨曲线形状,而且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此外,工业化进程与节能减排投资仍表现为对碳排放的扩张效应。因此,现阶段中国节能减排战略应遵循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考虑到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以及城市化程度对碳排放的不同影响,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和Tapio脱钩模型,首先测算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3—2018年的灰水足迹,然后构建计量模型探究灰水足迹与经济增长的EKC形态,最后结合EKC拐点和改进后的Tapio模型分层次进行二维脱钩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灰水足迹省际差异显著,除云南外,其余10省(市)灰水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江经济带灰水足迹EKC呈N形变化,两个拐点处的人均GDP分别为3.67万元和10.34万元,农业比重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灰水足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除江西、重庆、贵州三地出现"伪脱钩"外,其余8省(市)的灰水足迹与经济增长共出现7种二维脱钩状态;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上游省份实现了更多的弱脱钩类型,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下游省份实现了更多的强脱钩类型.  相似文献   
1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诠释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KC函数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污染及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阐述了环境与收入、贸易的关系,构建了环境与产业结构模型,验证了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客观存在,发现了“三废”中只有废气排放量依旧持续升高、工业产值比重的提高并未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技术、资源短缺行业的进口减缓了对环境的压力,进而说明我国存在着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桂峰  黄莹  蒋获 《西北人口》2008,29(6):54-58
环境污染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经济与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广西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环境库营涅茨曲线(EKC)假说进行实证分析研究。通过对1986-2006年广西人均GDP与工业污染排放指标的关系分析。说明广西目前的EKC轨迹并不明显,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因此,广西需加强对环境的规制和治理.以求得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碳排放特征及发展低碳经济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西部地区1995—2009年碳排放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客观因素,提出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研究表明:1995—2009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出倒N型的三次曲线;西部地区产业碳排放中,工业占主导;地区碳排放量居首位的是内蒙古,内蒙古同时也是碳排放增长最快的自治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碳排放呈现出同向增加的趋势;西部地区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条件。从打造西部低碳产业体系、优化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和倡导低碳消费等方面提出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nd the throughput of matter and energy over time in modern societies is crucial for...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经济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环境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在验证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满足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既定的资源约束下,环境敏感的出口贸易对我国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程度,并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对环境政策调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后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发达国家经济与环境发展历史轨迹的描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退化之间的动态演进过程,并不断地被环境经济学界的许多研究所充实和完善.文章通过对EKC的解读和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的分析,论证了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突破该曲线的平稳通道,并阐述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由两难到双赢的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山东省1981~2010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人均GDP与典型环境指标关系计量模型,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水、烟尘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EKC)呈现出正"N"型关系,而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没有明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山东省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GDP和单位GDP能耗.  相似文献   
20.
郑慕强 《创新》2012,6(3):82-86,128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构建能源—经济—碳排放关系的碳排放模型,采用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东盟五国1971~2007年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三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在短期和长期均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另外,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在短期和长期也都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