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浙江省1985—2009年的数据,从协整的角度检验了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长期环境库兹涅茨(EKC)效应,并运用基于VECM的Granger因果检验法分析了浙江省经济增长与"三废"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其中废气排放量符合EKC的"倒U"型形态,而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曲线形态则为"N型"。同时表明浙江省的经济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的原因,但污染排放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贸易与环境关系的核心在于对贸易环境效应的认识。环境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共产品,污染的外部性可能危及全球,对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十分必要。以我国CO2和SO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变量,将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分解为规模、结构和技术三个方面,选取2001—2014年的分省年度数据对我国30个省、区和直辖市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当前的贸易在规模和技术上存在明显的环境效应,但结构效应并不明显,同时EKC曲线假说得到了证实。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出口贸易中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
西部环境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 《西北民族研究》2005,16(3):184-192
文章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当前实际,对西部地区如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 (EKC) with direct material flow data from the USA, Germany, Japan, the Netherlands and Finland in the years 1975 to 1994.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discussion concern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EKC hypothesis suggesting that also the intensity of material use should decline with income growth. The EKC hypothesis has not been widely tested with direct material flow data, and this paper presents one of the first attempts to do such tests.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hypothesis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EKC hypothesis does not hold in the case of aggregated direct material flows among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like Germany, Japan, the USA, the Netherlands and Finland.  相似文献   
25.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我国EKC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的现象,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根据此理论,应用1995年至2006年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及简化模型,对我国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工业固体物产生量与人均CDP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检验,证实我国也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的现象,并据此提出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时机与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6.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选取泉州市1991-2008年经济和环境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泉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市工业"三废"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符合EKC的典型倒"U"模型。工业COD拟合曲线符合倒"U"形的EKC曲线特征,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SO2拟合曲线均为"U"+倒"U"形,工业固废拟合曲线为倒"U"形的左半部分。其中,工业COD、工业废水和工业SO2的EKC转折点已分别到达,工业废气和工业固废的EKC转折点尚未出现。结论建议:泉州市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入,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减少工业固废和工业废气排放,争取尽早跨越EKC转折点。  相似文献   
27.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基于生活污染和空间计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大部分的研究假定污染排放不受相邻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基于中国1998—2007年省级生活污染排放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对EK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生活污染排放的空间依赖关系并不显著;同时,人均生活污水、人均生活污水中COD和人均生活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倒U型”曲线关系,人均生活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倒N型”曲线关系,这说明就生活染污而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是相互协调的。  相似文献   
28.
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视角出发,利用1985~2008年间江苏省能源消费及工业产出数据,详细估算了二氧化碳排放的EKC形态及排放峰值对应的人均收入水平。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截止2020年的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进行了相关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