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膜泡拉伸成形的初始过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将原用于结构计算的有限元方法引用于薄膜成形工艺领域,文中深入研究了从管坯到膜泡吹胀成形过程中的半径变化、厚度变化,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以星载计算机OBC386模块为例,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采用单一实体单元和组合的壳、梁单元创建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从有限单元数、固有频率、模态振型、计算时间及计算精度方面分析计算结果,得出较为合理的壳与梁单元组合的微小卫星结构有限元模型.从而为微小卫星整星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建立可靠的有限元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某车架为研究对象,采用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弯曲工况下应力和应变的计算。通过电测量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进而以车架的体积为目标,对车架进行了参数化模型的结构优化,得到了满足结构强度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集成电路互连线建模发展的历史。回顾了曾广泛使用的一维电迁移引起的回流模型。基于原子通量散度的概念,电迁移建模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常用的扩散路径法,该方法能够解释传统的铝片上金属互连的许多重要电迁移现象。然而,随着芯片尺寸越来越小,工业界为了追求更好的性能,转向了使用铜/低k组合作为互连材料,同时引进了三维集成电路技术。顺应这种趋势,第二种驱动力电迁移建模方法发展了起来,该方法有助于人们理解窄互连工艺中的许多现象。有限元模拟也越来越多地用于驱动力分析法。  相似文献   
15.
假设薄膜和基体界面处于理想结合状态下,且不考虑薄膜中缺陷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8.0)分析了(5~30)μm厚氧化铝薄膜/铝合金基体系统中的热屈曲变形.结果表明:矩形薄板热屈曲后的拱高值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弦长和曲率值则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对应于(5~30)μm厚度区间,拱高变化量分布在(0.0681~0.2876)mm范围内,弦长变化量分布在(0.05817~0.05536)mm范围内.氧化铝薄膜/铝合金基体系统翘曲变形的曲率值分布在(1091~4610)mm的范围内,且曲率随薄膜厚度变化的非线性特征显著.矩形薄板z方向位移Ux和z方向位移Uz均是关于y轴对称的.另外,根据Uz的变形特点可知拱顶位于x=0处,该处弯曲程度最为严重,易造成氧化铝薄膜开裂而失效.  相似文献   
16.
有限元病态时的一般表现是计算精度的下降和迭代费用的增加,但病态时还有些异常现象未引起足够重视。设计了固有病态和网格病态两个算例,通过Q4单元的数值结果指出,当问题病态到一定程度时,单元节点编号的不同、方程组解法的不同、对模型的等效变换等,都可能导致计算结果的明显差异,这些需要在实际使用中引起注意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框架型浮筏隔振系统,通过三维软件对浮筏系统进行建模,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框架浮筏隔振系统进行谐响应分析,求得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情况,再以功率流方法分析浮筏系统的隔振效果。得出框架浮筏系统的隔振效果较为理想,特别是当激励处于在高频段时。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轮轨接触进行了弹性静力分析,模拟了轮轨真实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分别研究了轴重、轮径、横移量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并对各种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轮轨间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本文提出的分析轮齿刚度和齿面接触线载荷分布的新方法——齿面接触线法向刚阵法,用有限元方法编制了专用计算软件,文中给出了计算实例,绘制出考虑多齿对啮合、刚度差异以及边界效应时,斜齿圆柱齿轮轮齿瞬时啮合刚度曲线,并对刚度曲线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小卫星模块化结构的特点,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梁和壳单元组合,建立应用于动态特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10层相似结构的模块模态仿真分析,了解其结构动力特性,确定结构固有频率及振动的薄弱部位,为微小卫星结构优化设计、避免发生共振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