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4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91.
训政前期,为了获取政权合法性资源、挽救农村经济和整合农村基层政权,南京国民政府设计并启动了地方自治;其政策经历了由激进、到缓进、到反动的过程,留给后人的启示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92.
企业经营管理责任中财产经营者在向财产所有者履行经营责任的信息披露过程中,审计人员总是希望获得更为详细、可靠的企业信息,然而实际操作中只能获得企业的部分信息。如何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了解企业全面真实的信息?本文通过建立简单的博弈模型,探讨和分析了审计人员与经营者对企业信息不完全披露的博弈关系,即用多大的审计覆盖率才能达到最佳的审计监督效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针对目前理论上描述储层孔隙介质时对流体吸附的研究很少的问题,把油相(凝析油、原油)看作为一个多组分液态烃的高分子溶液,以吸附过剩量为基础,用基团贡献法(UNIFAC法)确定溶液中各组分的活度系数,引入相平衡数据热力学一致性的检验方程(GibbsDuhem),并结合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相和体相的逸度相等、以及其他关联式得到平衡态吸附数学模型的一般表达式;同时考虑到相间存在质量传递,相平衡过程不可能在瞬间完成,从而引入与时间相关的组分模型,得到非平衡吸附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4.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认识其形成机理和形态分布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按照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成因,将剩余油划分为岩性变化剧烈型、层间干扰型、局部高点型、厚油层顶部型、压力平衡滞留区型等5种模式,并提出了不同模式的定量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主要剩余油成因类型为“厚油层顶部型”和“压力平衡滞留区型”,聚合物驱在注聚阶段主要是以“调剖”机理为主,在含水恢复阶段和后续水驱阶段都是以“增加平面波及面积”机理为主;相对于“虚拟水驱开发”,聚合物驱主要在含水恢复阶段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9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管理思想不断冲击着传统发电企业的管理模式。本文在分析、描述和评估现有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和建立新的物资管理业务流程和新的运行模式,并对物资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的绩效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强调指出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相结合形成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进是发电企业管理的变革,也是中国发电企业获得突破性成长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96.
针对钻井过程中钻柱工作载荷或钻压超过某一临界值导致钻柱失稳现象,建立了钻柱非线性稳定性问题的分析模型,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整个钻柱系统的非线性屈曲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解释了钻柱的失稳机理以及钻柱自重、钻压、转速、扭矩和井斜角等因素对钻柱屈曲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钻柱在井筒中发生屈曲时的位移、受力状况和各种工况下的失稳临界载荷。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钻柱螺旋屈曲临界载荷随井斜角增大而增大,呈非线性变化;临界载荷随扭矩的增大而减小,井斜角较大时临界载荷减小的幅度较小。对钻柱在井筒中的非线性屈曲行为研究和钻具组合设计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
针对西安市某印刷车间生产运行时对风速的特殊要求,为确定较优送风速度,借助FLUENT前处理软件Gambit 绘制模型,完成网格划分,设置初始边界条件,对不同风速工况时,即出风口速度分别为5.0和5.5 m/s时,印刷车间室 内不同水平面及垂直面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规律进行模拟分析,得出风速为5 m/s的工况下,风速分布均匀性指标较 优,温度分布有利于车间内污染物的排出。研究结果可为印刷车间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  相似文献   
98.
考察了4种稠油胶质的分子结构特性及其对塔河、辽河沥青质的吸附行为,探讨了胶质吸附行为与沥青质分散稳定性间的内在联系。 结果表明: 4种胶质对沥青质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曲线形状是胶质多层吸附及渗透进入沥青质微孔结构的综合反映。4种胶质吸附等温曲线形状与其分子结构特性对照表明,塔河、渤海和辽河胶质对沥青质的吸附在低平衡浓度部分产生紧密单分子层吸附, 吸附曲线平滑;在高平衡浓度部分, 因其较强极性导致正庚烷对其亲和作用力不及沥青质从而发生相态分离, 在沥青质表面产生积极吸附造成曲线斜率急剧增大; 较弱极性的华北胶质未产生明显相态分离现象, 而是随浓度增加成比例渗透进沥青质聚集体中产生吸附。4种胶质的吸附行为与其分散稳定沥青质的有效性之间关系显示了胶质对沥青质的分散稳定能力既与其吸附量有关,也与其分子结构特性有关。   相似文献   
99.
针对低温、高速流动、搅动的影响使天然气在管道中易形成水合物而堵塞管道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管道入口处人工产生的质量流量脉冲在堵塞的天然气管道中的传播特点,采用时间分裂算法和TVD/Godunov混合格式对非完全堵塞管线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管线入口处的压力波动历史曲线来确定天然气管线的堵塞位置、堵塞长度、堵塞强度。为在管道堵塞的初期精确检测到堵塞的位置和长度,制定正确的清管操作方案,降低管线完全堵塞的风险提供了方法技术。对油气储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实验研究了几种氧化铁型脱硫剂和活性炭脱硫剂的工作特性及各种工艺参数对其穿透硫容的影响。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对这两种干法脱硫剂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氧化铁脱硫剂以EF-2为最佳,活性炭脱硫剂以3018为最佳;评价认为3018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和安全性,更加适合现场应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3018浸渍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的影响因素,并在大庆油田喇嘛甸储气库进行了应用。应用表明,3018改性活性炭脱硫剂效果较好,天然气净化后H2S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