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40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全球化背景下都市民俗研究对象变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都市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它由原来静态的、平面的市民研究转向“农民—居民—市民”的动态研究,也就是对市民化的全方位考察。其研究对象的变迁具有深厚的现实根基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以《蜀道难》为代表的李白山水诗的主旨是表现崇高,并由此与主要表现优美的王、孟诗相区别,形成盛唐山水诗中的两种不同艺术范型。《蜀道难》是在以边塞诗和王、孟山水诗为代表的盛唐两种主导审美类型下产生的一个特殊变体。它所代表的崇高审美经验与另一种‘销魂’审美经验,同样指向一种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指向社会生活和人生的否定方面。  相似文献   
23.
写《在医院中》时,丁玲仍是以独立的作家身份和知识分子视角创作的,因而能真实地表现丁玲的莎菲式的主体"困惑"的情况与特点.这种"困惑"也是对"五四"文学精神的自觉认同与回归,是对崇尚科学与民主,追求人的解放的现代意识的一种张扬.  相似文献   
24.
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出发,通过设定物品消费偏好指数,建立两物品模型,推导出区域环境最佳投资水平;从理论上证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的依据以及在环境质量最低点和环境质量发生根本性好转的转折点的社会总投资水平。最后,得出环境质量演化过程曲线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它与非环境物品生产函数和排污生产函数的技术参数、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对环境物品和非环境物品的消费偏好以及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等有关,而非仅仅与经济增长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5.
在分析了同类企业集群经济诱因的基础上探究了政府如何积极推进区域内同类企业集群的建设,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是以诸子百家的学术文化为载体。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 ,是这一时期社会转型历史背景下文化转型的标志和丰硕成果。社会的历史性转型所引发的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 ,是先秦诸子学术兴起的历史土壤 ;诸子百家通过不同的角度、方法和途径对文化进行重建 ,形成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 ;礼乐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本文化精神的转变 ,是先秦诸子学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文化的多样性和“求变”的时代特色构成春秋战国文化转型的显著特征。先秦诸子学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 ,对于当前我国社会历史性转型下的文化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7.
中国现代文学之雅俗互动 ,经历了几个阶段 :有以雅携俗的 ,有相克中相生的 ,有相辅而未必相成的 ,有善于融会而相得益彰的 ,有物极必反的 ,凡此种种都隐含着历史的深刻的经验与教训。有志于通俗文学创作的作家应学习中国历史与中国社会 ,学习中国文化传统 ,总结前人通俗文学创作的经验 ,在融会贯通与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作品特色和体系  相似文献   
28.
以人为本,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世纪摆在我们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本文探讨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多层次、多方面认真探讨了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对其他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9.
对庭前诉讼程序转督促程序的制度进行分析,对其程序转换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认为目前的制度转换不具备正当性基础,会使后续程序中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提出引入法官释明制度对其进行修正;肯定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并就后续制度细节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30.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党和政府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难题,我国每年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种种复杂原因面临就业歧视、就业压力大、就业焦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如何找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尤为重要。对自然失业现象的分析有助于从根源上找到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