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40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空间是人口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人口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分析视角,是人口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发生了变化,人口学发展产生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新的问题意识。转向网络场域是人口学对空间研究的反思。是人口学随着网络社会崛起对空间研究的理论自觉。基于拥有独立研究对象、有理论基础的支撑和研究方法的支持,网络人口学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82.
"县改区"既可能是城市化进程中进行区域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也可能是省级政府与地市级政府财政人事权博弈的结果。以江苏省2004年盐都县行政区划变革为个案,用合成控制法估计了"县改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盐都撤县设区改革加速了盐都的经济增长,但这一增长绩效并不显著,行政区划改革未能使盐都领跑江苏,甚至不能领跑苏北。  相似文献   
83.
运用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已成为经济学研究范式。已有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因为主体模糊而导致目标函数模糊;因为忽视自然资本而放松、放弃约束,产生自然资本的转化难题,或者自然资本“重置”的困难。文章在梳理已有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四种资本相互转化研究的基础上,把自然资本纳入分析框架,将长期的、代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转化成短期的充分、必要条件和目标研究,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型求解了四种资本的转换关系。并证明了必要条件容易得到,解决、满足充分条件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8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性文学与丁玲的文学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在五四精神影响下进入了文学界,以其大胆独白而受到关注。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她的创作出现了重要转折,从女性革命走向革命女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其女性创作找寻不到出路,另一方面是由于其政治选择。在20世纪40年代,丁玲的一些作品还是显露了她的独立思考,随后由于政治因素,丁玲放弃了个性表达,走向配合政治宣传。  相似文献   
86.
欧阳修《采桑子》词十三首为描摹风物之名篇,考其与《玉楼春》、《夜行船》等歌词以及诗文创作的内在关联,词人的政治心态自洛阳而夷陵而颍州的内在转向之历程可获掘发;由此历史心理切入考证《朝中措》送刘敞词,个人豪兴发舒之外,更与友朋之间唱和诗有婉转勾连的关系;进而考察欧阳修参与的《明妃曲》唱和活动,则心态内转又与当日士大夫政治分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7.
结合社会语言学,立足于汉语的固有特点,以2008年以来社会上产生的流行语为语料,从流行语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特点探究近几年汉语与中国社会发生的细微变化:形式上,“模式化”倾向不断发展;内容上,主体意识突显,出现“精神”转向。  相似文献   
88.
基于农民工“过渡性”特点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仪  刘晋 《西北人口》2011,32(1):23-26
本文以二元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农民工的过渡性特点出发,利用改造后的刘易斯模型分析我国劳动力转移现状,解释了民工潮和民工荒交替发生的原因,结论认为当前农民工的工资上涨是在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庞大和工资水平极低的背景下发生的,从而认为我国的刘易斯转折点还没有到来,应把关注重点放在如何尽快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上来。  相似文献   
89.
我国是否进入“刘易斯转折点”——文献述评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已有研究文献,将关于我国是否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观点归纳为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已全面进入刘易斯转折点阶段;而第二种观点持相反意见,认为民工荒是特殊背景下的结构性失衡现象,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体态势不会轻易发生逆转;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我国经济处于中国特色的刘易斯转折点区间内。从不同视角认识这些争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刘易斯转折点,应对日益严峻的民工荒现象,更好地利用和兑现人口红利以及做好迎接刘易斯转折点的准备,实现我国经济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协调转型。  相似文献   
90.
元初的新安理学家以宗朱为特征。他们奉朱熹之说为圭臬,做了大量的理学义理普及与文献整理工作,陈栎、胡一桂、胡炳文是其中代表性人物。唯知株守朱学常常会产生流弊,使朱学流为训诂之学。以朱升、郑玉、赵为代表的新一代新安理学家开始寻求突破,从而使新安理学出现了“和会朱陆”的转向。朱升以“尊德性”统摄“道问学”,郑玉力倡朱陆之同,而赵则认为朱陆“早异晚同”。新一代新安理学家“和会朱陆”思想,其实就是想用陆氏“发明本心”的思路来纠正宗朱学者偏执于语言训诂的流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