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48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独尊地位的被冲击和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以及文学意识的觉醒、文学观念的改变,在诗歌创作中,出现了许多鲜明的特征,这对以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2.
《淮南子》审美理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的审美理想是一种汇融万千、宽宏博大、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大浑为一"之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大"道"是"大浑为一"之美的理论前提和哲学依据;二、"大浑为一"之美的表现特征为无限丰富性、雄浑壮大的审美形态和大审美观视野;三、"大浑为一"之关体现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神化"最高境界.《淮南子》的审美理想是汉初时代精神的突出表现,对中国的审美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3.
日语不仅是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体系,它也是日本文化的载体和日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传递人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反映着日本民族的性格和心态。日本民族对含蓄委婉的崇尚,以"和"为贵的美德,内外有别的排他性等,在很多日语表达形式中都得到体现,可以说日语的每一种表达都渗透着日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和日本民族的个性。它们是互为影响,互为关联,互为反映的。  相似文献   
44.
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洛阳地区在历史上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京都洛阳一带的语音是全国的通语和标准音。这在《颜氏家训.音辞篇》等著作中,都有记述和反映。  相似文献   
45.
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在社会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过程中。通过对出版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创造文化产品差异性的能力。《读者》现象即是一典型案例。具体表现为:创造市场、赢得读者的魅力,具有战略意义的选题创意和大众化、高品质、低价位的办刊定位。  相似文献   
46.
动物界没有诡辩 ,是因为它们没有像人类那样的语言。诡辩通常产生在推理和论证过程中。如果没有语言 ,推理和论证就无法进行 ,这就使语言和诡辩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自然语言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缺点 ,所以有些人就会利用语言进行诡辩。  相似文献   
47.
教育质量是学校永恒的生命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不是神话 ,也不是口号 ,它是一种信念及其行动 ,也是一种心灵和人格的全方位的升华和传递。江苏省吴江市青云中学的业绩及其蔡永江、陈荣华两代校长的成长可以见证这种信念的力量。  相似文献   
48.
试论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诸国宗室内争的发生原因@何灿浩$宁波大学文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相似文献   
49.
1978年版和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在方言语词的收录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1973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方言语词2427条,而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方言语词2732条。其中,二者都有的方言语词是2037条,1996年版新增方言词有483个,新增方言义有137个,1978年版是而1996年版不是方言词、方言义的有218个。但从总体上来讲,《现代汉语词典》在收录方言语词时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量,一是因为方言语词在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因而不会突然大量地增加;二是因为“普—方”之间隐润现象的存在,因而也不会突然大量地减少。  相似文献   
50.
“连类举似”和“互映相发”,作为钱锺书文学批评的一种阐释策略,指的是通过对具有互文关系的文本(话语)的发掘、呈现与思考,来进行意义的解释与抉发。这种以现象的聚合来最大程度地显现意义的做法,具体而言可分为自显自明、以诗解诗、互文归纳、修辞分析等类型,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完全可以和西方互文性理论的互文阐释思想相互比照与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