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89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230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1211篇
社会学   435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The present study aims at exploring which factors predict the willingness of adolescents to disclose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online marketing requests. Our analyses show that especially privacy concerns and perceived benefits explain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variance in both willingness to disclose profile data (e.g. age, hobbies, favourite products) and contact data (e.g. phone number, e‐mail address, home address). An interesting inter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profile data and contact data disclosure. Contrary to our expectations, parental mediation strategies were only a weak predictor of teenagers’ willingness to disclose contact information. Policy implications that emerge from the central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2.
ABSTRACT

Homeless populations often suffer from mental illness, substance abuse, and criminality. Interventions, such as supportive housing, can have positive impacts, although benefits can be limited. This study examined outcomes for clients (N = 102) of a new supportive housing intervention. Use of formal treatment, jail contact, and community stability were compared pre- and post-housing. Jail bookings and residential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declined post-housing, while clients improved in income level, access to food, and housing stability. Results from official justice and treatment system data suggest that supportive housing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Future research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相似文献   
53.
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迅速发展,各种信息变得更为透明,民营经济若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探索出适合企业的发展路径,就必须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企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利用互联网探索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存在领导层网络意识淡薄、难以改变旧有的商业模式、构建网络平台能力差、与合作企业之间存在信任短板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在平台利用上缺少一定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并且抓住机遇,融入“互联网+”的大潮中,树立互联网思维模式,努力构建网络信息中心平台,提升民营企业互联网接入水平,政府也应搭建相应的网络平台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4.
网络语言暴力的泛滥以其独有的方式撕裂了道德底线,向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此类事件不能仅在道德层面进行约束和思考,道德的谴责已无济于事,必须从法律层面进行约束和思考。网络语言暴力属于名誉侵权行为。既然属于侵权行为,那就应当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以法律从主体、客体、内容和责任方面进行有效规制。这样有利于拓宽法治的空间、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惩治、震慑和预防网络语言暴力侵权行为,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5.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电信运营商开始转型,加强产业链合作,服务提供商(SP)、内容提供商(CP)等互联网企业和终端制造商是电信运营商寻求合作的重要方向.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开展产业链延伸合作的动因;提出了平台开放型、股权投资型、战略联盟型等三种电信运营商和SP/CP的合作模式,以及合约合作型、深入定制型、运营商自建型等三种电信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的合作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电信运营商与SP/CP以及终端制造商合作的模式选择策略,以期为中国电信运营商开展产业链合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6.
“互联网+”时代高校传统教育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在“互联网+”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要把握变革机遇、重塑管理理念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准确理解“互联网+”校园的理念和内涵,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并深度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以构建智能化、智慧型校园为切入点,推进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升级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57.
在新工业革命的大趋势下,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促生了新的产业融合方式,并加快了产业融合的速度与进程。分析物联网与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二者关系以及物联网对产业融合五种形式的促进作用,并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入手,研究产业融合对物联网发展的推动效果,提出运用物联网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面向用户需要、满足用户需求是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服务的根本导向。在“互联网+”时代,开展针对性、增值性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功能和价值实现的重要体现。“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具有多元、服务、共赢的特征,在推动馆藏资源共享的实践中,公共图书馆要借助信息技术建设信息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的统一标准,打造用户一体化体验模式,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助力资源共享建设,以期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9.
大学生虚拟生存是大学生群体在物理身体不在场状态下,在以比特为单位的数字化环境中,凭借现代电子通信、网络技术等手段,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开展学习、工作、娱乐等一系列活动的行为。它满足了大学生求知娱乐、社会交往、自主平等、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也给大学.牛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60.
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为理论基础,从网络空间的特质出发分析了网络空间成为公共领域的潜质,并进一步指出由于进入网络空间受经济、知识等门槛限制,以及网络空间语言霸权、数字鸿沟等面向所造成的不平等,仍制约着网络空间成为公共领域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